寒食日闻乡信口占
谁知昨夜三更雨,又送春风一度花。
寒食清明人上冢,夕阳芳草客思家。
愁来复绕青山去,何处垆亭酒可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期间,诗人听到家乡的消息时的复杂心情。首联“邻舍惊呼避蝮蛇,老妻嗔怒唾乌鸦”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乡间生活的生动画面,通过邻里间的互动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反应,营造出一种既紧张又温馨的氛围。
接着,“谁知昨夜三更雨,又送春风一度花”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人生的悲欢离合相联系,通过春雨和春风的描写,暗示着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寒食清明人上冢,夕阳芳草客思家”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寒食、清明时节人们祭扫祖先坟墓的传统活动,与夕阳下的芳草、游子的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无尽的思念。
最后,“愁来复绕青山去,何处垆亭酒可赊?”以问句收尾,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又暗示了寻求慰藉的愿望。青山、垆亭、酒,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蕴含了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忧愁,寻找心灵寄托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家乡消息时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自然和亲情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词语解释
嗔怒的意思:恼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齐 吏部侍郎 房文烈 ,未尝嗔怒。”《西游记》第十五回:“ 行者 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济!不济!’” 巴金 《家》十四:“ 淑英 露出嗔怒的样子,要拧 觉新 的膀子。”...
春风的意思:◎ 春风 chūnfēng(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芳草的意思:(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蝮蛇的意思:蝮蛇科。头呈三角形,体色灰褐而有斑纹,口有毒牙。生活在平原及山野,以鼠、鸟、蛙等为食,也能伤人畜。毒腺的毒液可治麻风病。《楚辞·招魂》:“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山有毒草、沙虱、蝮虵,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 林百举 《悲愤》诗之四:“天下民穷鸿雁唳,西来宝气蝮蛇涎。”...
寒食的意思:[释义](名)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有的地区清明叫“寒食”。 [构成]偏正式:寒(食...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惊呼的意思:◎ 惊呼 jīnghū[cry in fear] 以为怪异而大声呼喊失声惊呼...
客思的意思:客中游子的思绪。 唐 陈子昂 《白帝城怀古》诗:“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 川 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祸乱天心厌,流离客思伤。” 元 贡性之 《题画》诗:“一江春水晚微茫,醉倚篷窗客思长。” 明 胡其毅 《送洪仲闇还霍丘﹞》诗:“昨夜消息来,山乡寇为难。客思已无端,寸心不知乱。”...
来复的意思:(1).往还,去而复来。语见《易·复》,谓阳气经七日已由剥尽而开始复生。后因以称阳气始生。《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操 ( 曹操 )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復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时品》:“欣一阳之来復,遂万有以萌生。”(2).一星期是七天,旧时因又称一周为一来复,星期日为来复日。(3).回复,回来。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苏州客》:“客曰:‘吾携过岭,方敢来復。’”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母亲!我童心已完全来复了。”(4).来回反复,一遍又一遍。...
邻舍的意思:◎ 邻舍 línshè[neighbor] 〈方〉∶家住隔壁的人...
明人的意思:[释义](1) (名)眼睛能看见的人(区别于‘盲人’)。 (2) (名)指心地光明的人。 [构成]偏正式:明(人 [例句]明人不做暗事。(作主语)...
清明的意思:[释义](1) (形)(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2) (形)(心理)清楚而镇静。神志清明。(作谓语) (3) (形)清澈而明朗。月色清明。(作谓语)(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构成]并列式:清+明 [反义]腐败①[同音]青冥...
青山的意思:◎ 青山 qīngshān[green hill]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人上的意思:众人之上。旧指最高统治地位。《新五代史·梁书·博王朱友文传》:“又下詔曰:‘朕艰难创业,踰三十年。託于人上,忽焉六载。’”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为人上者,可不勉乎?”...
三更的意思:◎ 三更 sāngēng[the third watch——midnight]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上冢的意思:◎ 上冢 shàngzhǒng[honor the memory of the dead at a grave] 〈方〉∶上坟...
送春的意思:(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绅家,谓之送春。”...
乌鸦的意思:◎ 乌鸦 wūyā[crow] 一种鸟,嘴大而直,全身羽毛黑色,翼有绿光,多群居在树林中或田野间,以谷物、果实、昆虫为食物...
夕阳的意思:◎ 夕阳 xīyáng[the setting sun] 傍晚的太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一度的意思:◎ 一度 yīdù(1) [on one occasion;once]∶曾经,从前一度是很快乐的(2) [for a time]∶有过一次他因病一度休学...
昨夜的意思:(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春风一度的意思:形容春天的风充满温暖、和煦的气息,也比喻事物兴盛的景象只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