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中华作
清 · 洪繻
将老再行迈,竟作万里游。
此意同矍铄,恨无勋业酬!栖栖入□山,远与禽向俦。
向禽亦何易,踪迹巢、许侔。
尧、舜今已没,洪水自东流。
我为乘桴客,翻向陆中浮。
陆中诚阻艰,尚有桃源留。
沧海浅更涸,巨鱼日吞舟。
六鳌沈蓬山,一去不可求。
我欲穷天阙,安得昆崙邱!中原轩辕都,胜迹神禹州。
乾坤虽莽莽,轨路自悠悠。
列子御风行,域外期一周!
此意同矍铄,恨无勋业酬!栖栖入□山,远与禽向俦。
向禽亦何易,踪迹巢、许侔。
尧、舜今已没,洪水自东流。
我为乘桴客,翻向陆中浮。
陆中诚阻艰,尚有桃源留。
沧海浅更涸,巨鱼日吞舟。
六鳌沈蓬山,一去不可求。
我欲穷天阙,安得昆崙邱!中原轩辕都,胜迹神禹州。
乾坤虽莽莽,轨路自悠悠。
列子御风行,域外期一周!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即将踏上万里之游的复杂心情。诗中以“将老再行迈”开篇,透露出一种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感慨,同时也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期待。诗人自比为“矍铄”,即精神饱满,意气风发,但又遗憾自己未能建立功勋来报效国家,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价值实现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栖栖入□山”的情景,与自然界的鸟兽为伴,隐喻着对自由和自然美的向往。他提到“向禽亦何易”,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不易,同时“踪迹巢、许侔”则暗示了对古代圣贤巢父、许由的景仰,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
诗中“尧、舜今已没,洪水自东流”一句,借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现状的反思。诗人自比为“乘桴客”,即乘木筏之人,象征着在动荡的时代中寻求稳定与希望。面对“陆中诚阻艰”,诗人却依然寻找着“桃源留”的理想之地,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避世桃源的憧憬。
“沧海浅更涸,巨鱼日吞舟”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严峻挑战,而“六鳌沈蓬山,一去不可求”则表达了对遥远梦想难以实现的无奈。诗人渴望“穷天阙”,即探索宇宙的奥秘,但又感叹“安得昆崙邱”,即找不到通往昆仑山的道路,体现了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最后,诗人回顾了中国古代的文明遗迹,如“中原轩辕都,胜迹神禹州”,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尽管“乾坤虽莽莽,轨路自悠悠”,即世界广阔而复杂,但“列子御风行,域外期一周”则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越时空限制的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历史、文化和理想的多重思考,表达了对自由、真理和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