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绮楼丝管正清圆。
华灯翠箔邀骢住,人语车声隔巷喧。
春晼晚,月婵娟。
萧娘双袖六朝烟。
微波小艇秦淮夜,一曲霖铃忆去年。
词语解释
婵娟的意思:[释义](1) (形)(姿态)美好。 (2) (名)美女。(名)指月亮。联绵式。...
翠箔的意思:绿色的帘幕。 唐 温庭筠 《酒泉子》词:“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后蜀 毛熙震 《木兰花》词:“掩朱扉,钩翠箔,满院鶯声春寂寞。” 宋 陆游 《梦至成都怅然有作》诗:“春风小陌 锦城 西,翠箔珠帘客意迷。”...
淡淡的意思:◎ 淡淡 dàndàn(1) [light;slight]∶形容颜色浅淡云溪花淡淡。——唐· 杜甫《行次盐亭》淡淡的浮云淡淡的远山(2) [dim]∶隐隐约约的样子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列子·汤问》(3) [wave;undulating]∶水波动的样子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潘岳《金谷集作》...
华灯的意思:◎ 华灯 huádēng(1) [light]∶灯光华灯初上(2) [colorfully decorated lantern]∶雕饰华美而光辉灿烂的灯...
霖铃的意思:喻指凄苦离愁之声。 清 陈维崧 《春从天上来·壬子元夕》词:“搅离肠,更翻堦急雨,只是霖铃。”参见“ 雨霖铃 ”。...
六朝的意思:[释义](1) (名)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合称六朝。六朝文。(作定语) (2) (名)泛指南北朝时期。参看〔南北朝〕。 [构成]偏正式:六(朝...
绮楼的意思:华美的楼阁。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四:“綺楼何氛氲,朝日正杲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禁歌妓》:“国初 临川 人 揭轨 以举明经至京,宴南市楼。有诗云:‘詔出金钱送酒罏,綺楼胜会集文儒。’”...
秦淮的意思:河名。流经 南京 ,是 南京市 名胜之一。相传 秦始皇 南巡至 龙藏浦 ,发现有王气,于是凿 方山 ,断长垄为渎入于 江 ,以泄王气,故名 秦淮 。 唐 杜牧 《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 秦淮 。” 元 傅若金 《金陵晚眺》诗:“城下 秦淮 水,年年自落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 秦淮 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 清 戴名世 《种树说》:“顷余侨居 秦淮 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
去年的意思:◎ 去年 qùnián[last year] 上一年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丝管的意思:弦乐器与管乐器。泛指乐器。亦借指音乐。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入则歌姬舞女,击竹吹笙,丝管迭奏,连宵尽日。” 唐 杜甫 《赠花卿》诗:“ 锦城 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金 王若虚 《恒山堂记》:“每府僚宴集其上,綺罗照野,丝管沸天,游人指点咨嗟,邈在仙境。” 清 冯班 《钝吟杂录·正俗》:“古人之诗皆乐也,文人或不闲音律,所作篇什,不协於丝管。”...
微波的意思:[释义](名)一般指波长从1毫米到1米的电磁波。微波的方向性很强,频率很高,主要应用于遥感技术、卫星通信等方面。 [构成]偏正式:微(波 [例句]这是一段微波。(作宾语)...
萧娘的意思:《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云: 宏 受诏侵 魏 ,军次 洛口 ,前军克 梁城 。 宏 闻 魏 援近,畏懦不敢进。 魏 人知其不武,遗以巾帼。北军歌曰:“不畏 萧娘 与 吕姥 ,但畏 合肥 有 韦武 。”“萧娘”即姓 萧 的女子,言 宏 怯懦如女子。后以“萧娘”为女子的泛称。 唐 杨巨源 《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宋 周邦彦 《西园竹》词:“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 清 金农 《与陈学士壮履晚食戏成》诗之一:“漫道萧娘纤指同,熏人辛味出柈中。” 郁达夫 《盐原日记诗抄》之八:...
小艇的意思:◎ 小艇 xiǎotǐng(1) [skiff](2) 小型轻快的帆艇(3) 小型快速汽艇...
斜阳的意思:◎ 斜阳 xiéyáng[setting sun]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一曲的意思:(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
正清的意思:正肃清明,不邪乱。《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令行禁止,郡中正清。”《后汉书·五行志一》:“时中常侍 单超 、 左悺 、 徐璜 、 具瑗 、 唐衡 在帝左右,纵其姦慝…… 桓帝 因日蚀之变,乃拜故司徒 韩寅 为司隶校尉,以次诛鉏,京都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