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启行至长崎(其二)
清 · 黄遵宪
满城旭影曜红旗,神武当年此肇基。
竿木才平秦世乱,衣冠创见汉官仪。
中原旧族流传远,四海同家聚会奇。
此土此民成此国,有人尽日倚栏思。
竿木才平秦世乱,衣冠创见汉官仪。
中原旧族流传远,四海同家聚会奇。
此土此民成此国,有人尽日倚栏思。
鉴赏
这首诗《由上海启行至长崎(其二)》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与民族深厚情感的思考。
首联“满城旭影曜红旗,神武当年此肇基”,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城市,红旗飘扬,象征着历史的辉煌起点。这里“神武”二字,既指古代的英明君主,也暗含对国家强盛的向往和追溯。
颔联“竿木才平秦世乱,衣冠创见汉官仪”,运用典故,回顾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平定乱局的历史,以及汉朝建立时开创的礼仪制度。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从动荡到秩序的转变,以及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颈联“中原旧族流传远,四海同家聚会奇”,强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四海之内华夏儿女共有的归属感。这里的“旧族”不仅指汉族,也泛指中华文明的各民族,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
尾联“此土此民成此国,有人尽日倚栏思”,点明了土地、人民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人们对国家未来的深思。最后一句“有人尽日倚栏思”则以个人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