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窗书事六首(其二)
偶为剖瓜伤国事,聊因种竹惜清名。
四山主我皆孙稚,万卷相从若友生。
帘外轻雷风乍起,自浇苦茗倚南荣。
词语解释
国事的意思:[释义](名)国家大事。 [构成]偏正式:国(事 [例句]关心国事。(作宾语)...
苦茗的意思:即苦荼。《骈雅·释草》:“拘罗、过罗、皋芦,苦茗也。” 明 高濂 《玉簪记·幽情》:“竹间禪舍草簷深,惟有清香共苦茗。”参见“ 苦荼 ”。...
雷风的意思:亦作“靁风”。1.雷和风。《易·说卦》:“雷风相薄。”《汉书·郊祀志下》:“水火不相逮,靁风不相誖。” 唐 韩愈 《贞女峡》诗:“江盘峡束春湍豪,雷风战鬭鱼龙逃。” 宋 陆游 《醉书秦望山石壁》诗:“擘波浴海出日月,破山卷地驱雷风。”(2).比喻巨大的声威。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上》:“建屯益兵,宣扬雷风,冀以折衝万里,震怖 匈奴 。”...
帘外的意思:科举考试时,负责监试之官员。《宋史·选举志二》:“凡覆试,令宰执出题,不许都司干预,仍日轮臺諫一员,帘外监试。” 清 翟灏 《通俗编·仕进》:“监试等不预考校,谓之帘外,则凡预考校官,时亦当谓之帘内,今称内帘外帘,盖承之也。”参见“ 帘官 ”。...
南荣的意思:(1).房屋的南檐。荣,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偓佺 之伦,暴於南荣。”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荣,屋南簷也。” 唐 李白 《登瓦官阁》诗:“ 钟山 对北户, 淮水 入南荣。” 王琦 注:“ 应劭 曰:‘荣,屋檐两头如翼也。’ 沉括 《笔谈》:‘荣,屋翼也,今谓之两徘徊,又谓之两厦。’”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二:“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於。” 清 钱谦益 《龚府君墓志》:“﹝君﹞晚年有末疾,不良于行。扶箯舆,坐南荣,偃曝之暇,与亲知举杯,輒復頽然霑醉。”(2)...
轻雷的意思:响声不大的雷;隐隐的雷声。 唐 高适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 宋 张元干 《点绛唇》词:“春晓轻雷,采苹洲上清明雨。” 明 刘基 《五月十九日大雨》诗:“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清 尤怡 《杂感》诗:“春至阳气动,轻雷殷方鼓。”...
山主的意思:(1).寺院的住持。《景德传灯录·金陵牛头山威禅师》:“﹝ 牛头山 慧忠禪师 ﹞受业於 庄严寺 。闻 威禪师 出世,乃往謁之。 威 纔见,曰:‘山主来也。’” 元 王恽 《灵岩寺二十六韵》:“山主留昏宿,官程畏众碞。”(2).书院的山长。 清 梁章鉅 《称谓录·书院掌教》:“ 台州 守 王华甫 建上蔡书院, 杨楝 为山主。”参见“ 山长 ”。(3).古代称瑶族首领。参见“ 山王 ”。(4).占有山地的人。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萧希贤》:“ 希贤 深信不疑,即与山主议价,以百金得之。” 张天...
书生的意思:[释义](名)读书人。 [构成]偏正式:书(生 [例句]他是白面书生。(作宾语)[同音]舒声...
投老的意思:(1).垂老;临老。《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於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 夷 投老以长饥, 回 早夭而又贫。” 宋 杨万里 《周子及监簿挽诗》:“投老欣相得,论心恨轻迟。”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十韵》:“急喉 何居士 ,投老乐湛湛。”(2).告老。 晋 王羲之 《十七帖》:“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 唐 牟融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行游》:“投老归湖,皇恩浩荡...
无成的意思:◎ 无成 wúchéng[achieve nothing] 没有成功;没有成就一事无成...
相从的意思:(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
一枕的意思:犹言一卧。卧必以枕,故称。 唐 丁仙芝 《和荐福寺英公新搆禅堂》诗:“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宋 陆游 《感秋》诗:“一枕凄凉眠不得,呼灯起作感秋诗。” 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蛩吟罢一枕纔寧贴,鸡鸣后万事无休歇,算名利何年是彻!” 清 宋维籓 《台城路·蝉》词:“午餘一枕游仙梦,几番被伊惊醒。”...
友生的意思:(1).朋友。《诗·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唐 李华 《云母泉诗》:“共恨川路永,无由会友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优容大臣》:“﹝ 仁皇 ﹞厚待儒臣,如 张文端 英 , 高江村 士奇 等,朝夕谈论,无异友生。”(2).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名帖》:“余乙卯年三月,过故 鄣 姚氏 ,乃大京兆 画溪公 之孙,出公座主 王槐野 先生单名帖,称友生字,仅蝇头细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师称友生》:“今师与弟子帖称友生,不知所始……《孔丛子》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