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六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桐城多我友,药地是吾师。
子弟皆能学,如君更好辞。
依人来岭海,问道得轩羲。
归取潜夫论,研心未老时。
子弟皆能学,如君更好辞。
依人来岭海,问道得轩羲。
归取潜夫论,研心未老时。
鉴赏
这首诗《送方六》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学问追求的赞赏。
首联“桐城多我友,药地是吾师”点出友人与诗人的关系,桐城代表着深厚的友情,而药地则象征着学问的宝库,诗人将友人视为自己的老师,体现了对友人学问修养的高度评价。
颔联“子弟皆能学,如君更好辞”进一步赞扬友人的教育能力与文学才华,暗示友人不仅在学术上有所造诣,在教导后辈方面也颇有建树,且其文辞优美,令人钦佩。
颈联“依人来岭海,问道得轩羲”描绘了友人远行求学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追求知识、不畏艰难的精神的敬仰。岭海代表遥远的地方,轩羲则是古代的圣贤,这里暗含了友人向先贤学习,追求更高境界的寓意。
尾联“归取潜夫论,研心未老时”预祝友人在学成归来后,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即使年岁已高,仍保持一颗求知的心。潜夫论是古代的一部著作,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学术追求的期待和鼓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深意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其学问追求的赞赏和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学问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