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宿北山(其一)赏析

宿北山(其一)

宋 · 王谌
兀坐苦无营,乘闲偶访僧。
山深云作伴,庵迥石为朋。
古木含苍藓,幽花落翠藤。
昏钟三扣罢,童子上香灯。

注释

兀坐:独自坐着。
苦无营:内心苦于无事可做。
乘闲:趁着空闲。
访僧:拜访僧人。
山深:深山之中。
云作伴:白云作伴。
庵迥:寂静的庵堂。
石为朋:石头仿佛成了朋友。
古木:古老的树木。
苍藓:青苔。
幽花:幽静的花朵。
翠藤:翠绿的藤蔓。
昏钟:黄昏时的钟声。
三扣罢:敲了三下后。
童子:小和尚。
上香灯:点燃香灯。

翻译

我独自坐着,内心苦于无事可做,趁着空闲去拜访僧人。
走在深山中,白云作我的伴侣,寂静的庵堂里,石头仿佛成了朋友。
古老的树木上覆盖着青苔,幽静的花朵落在翠绿的藤蔓上。
黄昏时分,钟声敲了三下后,小和尚点燃了香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景。他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偶尔去拜访山中的僧侣。环境给人的感觉是深远和宁静,云彩伴随着他,就像朋友一样;庵堂的布局和石头也如同老朋旧友。古树上覆盖着青苔,隐秘的花朵落在绿色的藤蔓上。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当暮色降临,僧侣敲响了三声钟声之后,一个孩童轻手放上了香炉中的灯笼。

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和情境,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与豁然。整首诗充满了禅意,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山居生活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