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董总管文卿精春秋连为太平姑苏二大郡
宋末元初 · 方回
春秋家学汉醇儒,才尹当涂又尹苏。
光价九霄悬日月,爱思两郡甲江湖。
蛾眉采石风前笛,橘里长桥□后鲈。
太白季鹰俱不及,□□□□拥菟符。
光价九霄悬日月,爱思两郡甲江湖。
蛾眉采石风前笛,橘里长桥□后鲈。
太白季鹰俱不及,□□□□拥菟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秋:指历史时期。醇儒:博学而品行纯正的儒家学者。
尹:姓氏。
当涂:地名,在今安徽。
尹苏:另一位地名,可能也是尹氏任职的地方。
光价:声誉和价值。
两郡甲江湖:在两郡的治理中表现出众,如同江湖领袖。
蛾眉:女子美丽的眉毛,此处可能比喻风景。
橘里:橘树林。
□后鲈:可能是描绘某个场景,具体字缺失,用□代替。
太白:李白,唐代大诗人。
季鹰:张翰,字季鹰,晋代人,以隐逸著称。
翻译
春秋时期儒家学者的家族传承,才子尹氏在当涂和尹苏两地任职。他的声望极高,如同日月悬挂在九重天,对两郡的热爱和治理堪称江湖翘楚。
在采石矶的风中吹奏笛子,橘林边的长桥后品尝鲈鱼。
连李白和季鹰这样的豪杰都比不上他,他手握着象征权力的兔符。
鉴赏
此诗展现了诗人对汉学与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自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春秋家学汉醇儒”直接点明了家庭的学术传统,既是研究《春秋》的同时,也融合了汉代的学问与儒家思想。紧接着,“才尹当涂又尹苏”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文化传承在个人才能上的体现和实践。
“光价九霄悬日月,爱思两郡甲江湖”中的“光价九霄”形象地表达了一种高洁与崇高的精神追求,而“爱思两郡甲江湖”则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美好自然景观的赞赏。
“蛾眉采石风前笛,橘里长桥□后鲈”中,“蛾眉采石”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此处可能借指某种高雅的情操或行为;“风前笛”则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艺术享受。接下来的“橘里长桥□后鲈”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
最后,“太白季鹰俱不及,□□□□拥菟符”中提到的“太白季鹰”可能是比喻诗人或友人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而后文则因字数限制而省略,但从上下文来看,此处应是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评价。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的个人品格、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友谊与文学追求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