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四首(其三)
一川平地少,四面乱山多。
野色连秋塞,边声入暮河。
旧貂寒更薄,飘寄欲如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城的荒凉与寂寥。首联“薄宦边城里,经年无客过”点明了诗人身处边疆,官职微薄,多年未见访客,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颔联“一川平地少,四面乱山多”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边城周围环境的险峻与荒凉,一片平地稀少,四周却遍布崎岖的山脉。颈联“野色连秋塞,边声入暮河”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景象,秋天的景色与边塞相连,傍晚时分,边地特有的声音传入河流之中,营造出一种苍茫而悲壮的氛围。尾联“旧貂寒更薄,飘寄欲如何”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旧貂(一种珍贵的皮衣)在寒冷中显得更加单薄,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让诗人不禁思考自己的未来,情感深沉而复杂。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词语解释
边声的意思:◎ 边声 biānshēng[sound of horses neighing and wind blowing on frontier] 边境上的马嘶、风号等声音四面边声连角起。——宋· 范仲淹《渔家傲》...
边城的意思:◎ 边城 biānchéng[cities on the border] 临近边界的城市...
薄宦的意思:卑微的官职。有时用为谦辞。 晋 陶潜 《尚长禽庆赞》:“ 尚子 昔薄宦,妻孥共早晚。” 逯钦立 注:“薄宦,作下吏。” 唐 高适 《鉅鹿赠李少府》诗:“ 李侯 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宋 王安石 《和君叔怀灊楼读书之乐》:“聊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 清 邵长蘅 《沛县官舍留别杨简庵表兄》诗:“我昔弱龄今有鬚,君亦蹉跎四十餘。薄宦千里不快意,一官仍拥青氊居。”...
城里的意思:◎ 城里 chénglǐ[intown;inside the city]∶城市建成区内...
寒更的意思:(1).寒夜的更点。 唐 骆宾王 《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 元 王恽 《秋夜》诗:“鐘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清 陈维崧 《高山流水·即席别吴门诸子偕园次返梁溪并呈伯成先生》词:“枫桥下,几船夜火,一派寒更。”(2).借指寒夜。 唐 温庭筠 《宿辉公精舍》诗:“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唐 秦韬玉 《长安书怀》诗:“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寒更漏永睡稠穋,魂梦将心处处游。”...
经年的意思:◎ 经年 jīngnián(1) [for one or several years]∶经过一年或若干年此去经年。——宋· 柳永《雨霖铃》经年不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卧病经年(2) [entire year]∶全年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飘寄的意思:飘泊寄居。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煢煢飘寄,临沙漠矣。” 唐 白居易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诗:“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劳生任潦倒,失志同飘寄。”...
平地的意思:◎ 平地 píngdì[flatland] 高度上无显著变化的陆地◎ 平地 píngdì[level the ground] 平整土地...
如何的意思:[释义](代)怎么,怎么样。 [构成]动宾式:如|何 [例句]近况如何?|此事如何办理?(作状语)...
入暮的意思:◎ 入暮 rùmù[at dusk] 到傍晚入暮时分,村内炊烟四起...
四面的意思:◎ 四面 sìmiàn[all around;on all four sides]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四面受敌...
野色的意思: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冀城北原作》诗:“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宋 王安石 《见远亭一绝上王郎中》诗:“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朝外看那沿河景致……却也有野色撩人。”...
一川的意思:(1).一条河流。《汉书·沟洫志》:“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豫章水 出 赣县 西南而北入 江 ,盖控引众流,总成一川。”(2).一片平川;满地。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色。 唐 杜甫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诗之一:“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 宋 贺铸 《青玉案》词:“试问閒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元 赵显宏 《满庭芳·耕》曲:“耕田看书,一川禾黍,四壁桑榆,庄家也有欢娱处,莫説其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