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再用前韵各赋三解(其四)赏析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其四)

宋 · 吴潜
赤米炊香两鼻喷,白盐不用置牢盆。
家家已了收藏计,物物何知造化恩。
衣褐宽来姑唤妇,垣墉补处祖将孙。
江乡此际鸡豚社,俚舞村歌入梦魂。

注释

赤米:红色的糙米。
炊:烹饪。
两鼻喷:香气扑鼻。
白盐:食盐。
牢盆:大盆。
已了:已经完成。
收藏计:储存计划。
造化恩:大自然的恩惠。
衣褐:粗布衣服。
姑唤妇:妻子呼唤。
垣墉:墙壁。
补处:修补的地方。
祖将孙:祖辈带着孙子。
江乡:江边乡村。
鸡豚社:祭祀鸡猪的节日。
俚舞村歌:民间舞蹈和歌曲。
梦魂:梦境。

翻译

红米炊煮香气四溢,白盐无需再装大盆。
每户人家都已计划存储,万物哪知大自然的恩赐。
粗布衣裳宽松时唤妻,修补墙头祖孙共劳作。
此时的江乡鸡豚祭神,乡野歌舞入我梦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秋收后的温馨画面。"赤米炊香两鼻喷,白盐不用置牢盆"写出了家畜享受着丰收的果实,而家庭则没有使用白盐,只需简单存储即可,表现了丰衣足食的生活状态。

"家家已了收藏计,物物何知造化恩"表达了农户们都已经完成了秋季的收成与储备工作,但这些收获中的物产并不理解它们是天地之恩赐予人的。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于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衣褐宽来姑唤妇,垣墉补处祖将孙"描绘了农家女工在收获后的悠闲生活,她们穿着简单但舒适的衣服,在田埂边修补或制作新的工具和日用品,而老一辈与年幼的孙子相依而坐,呈现出家庭间的温馨互动。

"江乡此际鸡豚社,俚舞村歌入梦魂"则描绘了秋收后农民在田野上举行庆祝丰收的活动,这些欢乐的场景和歌声伴随着夜晚的梦境,让人感到无比的幸福与满足。

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真切地展现了古代农家秋收后的生活景象,表达了对丰衣足食、家庭团聚以及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