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虎丘
宋 · 范成大
不过溪桥又两年,偶随筇竹访幽禅。
有缘再踏云岩路,无处重寻石井泉。
拟辍半山分座住,先携一枕借床眠。
觉来饱吃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有缘再踏云岩路,无处重寻石井泉。
拟辍半山分座住,先携一枕借床眠。
觉来饱吃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溪桥:小溪上的桥。筇竹:一种竹子,常用于登山杖。
幽禅:幽深的禅寺或禅修。
云岩路:指某个有云雾缭绕的山岩的道路。
石井泉:过去曾去过的泉水。
辍:停止。
半山:半山腰。
枕:枕头。
红莲饭:以红莲为食材做的饭。
塘东:池塘东边。
稻熟:稻谷成熟。
翻译
已经过去了溪桥边的两个年头,我偶尔跟随竹杖去探寻幽静的禅寺。如果有缘,我还能踏上云岩那条路,但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石井泉水。
我计划在半山腰找个地方定居,先带一个枕头找张床休息。
醒来后享用一顿红莲做成的米饭,恰好是稻田在塘东丰收的时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再到虎丘》,表达了诗人时隔多年再次游历虎丘山的感慨和体验。首句“不过溪桥又两年”写出了诗人久别重来的时光流转,流露出对旧地重游的期待与感慨。次句“偶随筇竹访幽禅”描绘了诗人手持竹杖,寻访山中禅寺的宁静画面,体现了他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有缘再踏云岩路”,“云岩路”可能指的是虎丘山中的山路,诗人强调这次重游是因缘际会,显得格外珍贵。第四句“无处重寻石井泉”则暗示了某些旧景已难觅踪迹,增添了怀旧之情。
第五、六句“拟辍半山分座住,先携一枕借床眠”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想象,希望能在此暂住,享受片刻的宁静。最后一句“觉来饱吃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以红莲饭和稻米的香甜收尾,既写出自然的富饶,也寓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再次游历虎丘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禅意和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