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
唐 · 刘长卿
共悲来夏口,何事更南征。
雾露行人少,潇湘春草生。
莺啼何处梦,猿啸若为声。
风月新年好,悠悠远客情。
雾露行人少,潇湘春草生。
莺啼何处梦,猿啸若为声。
风月新年好,悠悠远客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共悲:共同悲伤。来:到达。
夏口: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武汉附近。
何事:为什么。
更:再,又。
雾露:雾气和露水。
行人:行人,旅行者。
潇湘:古代地区名,今湖南一带。
春草:春天的草。
莺啼:黄莺的鸣叫声。
梦:梦境。
若为:如何,怎样。
风月:指美好的自然景色,如清风明月。
新年:新年。
悠悠:形容心情长久或遥远。
远客:远方的客人,指旅人。
翻译
一同悲叹来到夏口,为何还要继续南行。雾气和露水稀少,潇湘之地春天的草开始生长。
黄莺在何处鸣叫,让人心中梦境难辨。
清风明月新年美好,远方游子的心情悠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悲伤和深厚的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旅途的担忧。
"共悲来夏口,何事更南征。" 这两句表达了与友人在夏口相送时共同的悲伤,以及对友人再次南行任务的不解和关切。夏口即是古代通往湖南的一条水路,这里作为离别之地,增添了一份别情。
"雾露行人少,潇湘春草生。" 这两句描绘了早晨雾气蒙蒙,行人稀少的景象,以及潇湘一带春天草木生长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
"莺啼何处梦,猿啸若为声。" 莺鸟(一种水鸟)的鸣叫和猿猴(古指长臂猿)啸叫,都像是远方朋友的声音,让人不禁遐想,感慨万分。这两句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风月新年好,悠悠远客情。" 这两句则是对美好的时光和景致的赞美,以及对于远行客旅途中长久的情怀的抒发。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人生离合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友情和对旅途生活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