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客庑
宋 · 宋祁
凉叶日幡幡,西风振旅魂。
客来聊解榻,童小未应门。
蝉噪专林响,蜗移乱壁痕。
缺然禽鹿性,持底报君恩。
客来聊解榻,童小未应门。
蝉噪专林响,蜗移乱壁痕。
缺然禽鹿性,持底报君恩。
拼音版原文
翻译
秋叶随风摇曳,西风唤醒了远行人的思绪。客人来访,暂且放下疲惫,年幼的孩子还未懂得应门迎接。
蝉声在树林中回荡,蜗牛爬过墙壁留下痕迹。
我本如禽鹿般自由,却不知如何回报你的恩情。
注释
凉叶:秋凉的叶子。幡幡:摇摆不定的样子。
西风:秋风。
振旅魂:唤醒远行人的思绪。
聊:姑且,暂时。
解榻:放下床榻,表示欢迎。
童小:年幼的孩子。
应门:应答或开门迎接。
蝉噪:蝉鸣声。
专林响:在整个树林中回响。
蜗移:蜗牛爬行。
乱壁痕:随意爬过的痕迹。
缺然:空虚、茫然。
禽鹿性:像禽鸟和鹿一样自由。
持底:如何,怎样。
报君恩:回报你的恩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凉叶日幡幡,西风振旅魂。" 这两句以凉爽的树叶和西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秋意浓厚的氛围。"幡幡"形容树叶稀疏而有层次感,给人以静谧之感。"西风"在这里不仅是季节的标志,更是激发诗人旅途中思念之情的催化剂。
"客来聊解榻,童小未应门。" 这两句则转向室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客来"指的是朋友或同行的到来,而"聊解榻"则表明这次会面是为了暂时消除旅途中的孤独感。然而,"童小未应门"显示出一种隔绝,可能是由于年幼的仆从尚未学会如何恰当地接待客人,也可能暗示诗人内心的疏离和无奈。
"蝉噪专林响,蜗移乱壁痕。" 这两句通过对昆虫活动的描绘,增添了画面之中生命的迹象。"蝉噪"与"蜗移"都是秋天常见的声音和景象,它们在宁静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
"缺然禽鹿性,持底报君恩。" 这两句则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对禽兽本能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或是对某人的思念。"持底"可能意味着深藏不露,而"报君恩"则是在表达一种感激和回报之情。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勾勒出一个秋天里的客舍,诗人在此寄寓思念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对某种恩惠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