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僧维栴诗卷
宋 · 陈著
凤□□□鸣,蚓窍出虫声。
阴雨不见星,腐草流爝萤。
卓□独何为,不与时同情。
风流晋宋閒,眼中无四灵。
言言意脉脉,字字声铿铿。
我老见已曩,读之水投冰。
珍重复珍重,好处腾虎谷。
嗟哉南山下,诸老家为塾。
彼饕何人斯,欲食酸寒肉。
衣冠坐涂炭,衽席生桎梏。
星节来自西,一见无遗目。
丰棱霜雪严,号令风雷速。
恩波四溟涌,文燄九霄矗。
征徭脱滥籍,诗书还致俗。
蹙蹙愁者欣,嗷嗷流者复。
耄矣八旬翁,凄其无半菽。
亦欲学庞公,不著城市足。
要识澄清辔,满慰平生欲。
扶曳语乡人,其来拜仆仆。
下为一邑谢,上贺天下福。
阴雨不见星,腐草流爝萤。
卓□独何为,不与时同情。
风流晋宋閒,眼中无四灵。
言言意脉脉,字字声铿铿。
我老见已曩,读之水投冰。
珍重复珍重,好处腾虎谷。
嗟哉南山下,诸老家为塾。
彼饕何人斯,欲食酸寒肉。
衣冠坐涂炭,衽席生桎梏。
星节来自西,一见无遗目。
丰棱霜雪严,号令风雷速。
恩波四溟涌,文燄九霄矗。
征徭脱滥籍,诗书还致俗。
蹙蹙愁者欣,嗷嗷流者复。
耄矣八旬翁,凄其无半菽。
亦欲学庞公,不著城市足。
要识澄清辔,满慰平生欲。
扶曳语乡人,其来拜仆仆。
下为一邑谢,上贺天下福。
注释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鸣:发出声音。
蚓窍:蚯蚓的洞穴。
星:星星,夜晚的指引。
腐草:枯萎的草。
时同情:随世俗潮流。
晋宋:历史时期。
四灵:指天地人物。
脉脉:含蓄深情。
铿铿:声音响亮。
曩:过去,从前。
腾:飞腾,形容诗文的影响力。
塾:私塾,古代学校。
饕:贪婪。
酸寒肉:比喻贫寒的生活。
涂炭:比喻困苦的境地。
星节:节日或星辰的象征。
丰棱:形容霜雪的严峻。
文燄:文采,光芒。
征徭:徭役。
滥籍:过度的登记或征召。
蹙蹙:愁眉不展的样子。
嗷嗷:哀鸣声。
耄矣:年老。
半菽:很少的食物。
庞公:隐士庞德公。
澄清:清明,清廉。
拜仆仆:恭敬地拜见。
邑谢:邑民的感谢。
天下福:普天下的福祉。
翻译
凤凰鸣叫,蚯蚓洞穴传出虫鸣。阴雨连天,星星难觅,腐草间萤火闪烁。
卓异之人为何,不随世俗同流合污。
晋宋时代风流逸事,他们眼中没有天地万物。
言语含蓄深沉,字字掷地有声。
我年老后,读此诗如冷水泼冰。
反复珍视,此诗佳处如虎谷飞腾。
南山脚下,世家大族办私塾。
那个贪婪者是谁,想吃的是贫寒之人的肉。
官场如涂炭,生活如囚笼。
节庆之星从西方而来,一眼望去,无人遗漏。
严冬霜雪,法令如疾风骤雷。
皇恩浩荡,文采如九天之光。
徭役滥征,书籍普及民间。
忧愁的人欢喜,流浪者回归。
八十岁的老翁,凄凉无食。
也想学庞公,不居城市。
要理解清明的治理,此生心愿得偿。
向乡人述说,他们纷纷前来拜见。
这是对一县的感谢,也是对天下福祉的祝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对僧人维栴诗卷的题跋,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时局的描绘,表达了对诗人高尚品格的赞赏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期待。首句“凤□□□鸣”可能原诗中缺失部分,但从后文推测,可能是形容凤鸣的声音。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阴雨之夜,萤火虫在腐草间闪烁,与晋宋时期文人雅士的风流生活形成对比,暗指维栴的超然独立。
诗中“言言意脉脉,字字声铿铿”赞美了维栴诗歌的语言深沉而有力,虽年事已高,诗人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冷峻与激昂。诗人感叹社会动荡,百姓困苦,而维栴的诗作如同明灯,照亮黑暗,带来希望。
“征徭脱滥籍,诗书还致俗”表达了对改革弊政、恢复教育传统的期待,使得百姓得以解脱苦难,重新回归诗书教化。最后,诗人以个人的贫寒生活和对清平盛世的渴望,表达了对维栴诗卷的珍视,并向乡人推荐,希望此诗卷能带给整个邑县乃至天下的福祉。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期待的诗,既是对友人的诗才赞扬,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