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初夏,雨中诵“不知春去几多时,纱窗几点黄梅雨”之句,用赋十四首(其十二)
明 · 赵完璧
别将鼓吹慰诗肠,斗酒芳柑傍海棠。
调得玉笙无觅处,青烟低度小䵩黄。
调得玉笙无觅处,青烟低度小䵩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盐城雨中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别将鼓吹慰诗肠”,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传统娱乐方式的反思,暗示在特定情境下,内心情感的慰藉并非外在形式所能给予。接着,“斗酒芳柑傍海棠”,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斗酒与芳柑作为简朴的陪伴,与海棠花相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流露出对简单生活情趣的追求。
“调得玉笙无觅处,青烟低度小䵩黄”,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玉笙,古代的一种乐器,常与高雅的音乐相联系,但在这里却找不到它的踪迹,似乎象征着某种难以捕捉的美好情感或记忆。青烟低度与小䵩黄的描绘,则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朦胧又略带忧郁的意境,仿佛是在细雨蒙蒙的初夏,诗人的心境随着雨滴轻轻落下,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细腻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