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汤舍人之陈州
唐末宋初 · 徐铉
尼父恓惶地,离情向此偏。
家贫聊复尔,道在肯徒然。
诗景明松雪,乡山隔水烟。
三年须赴召,莫恋瓮头眠。
家贫聊复尔,道在肯徒然。
诗景明松雪,乡山隔水烟。
三年须赴召,莫恋瓮头眠。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的文人徐铉所作,名为《送汤舍人之陈州》。诗中以“尼父”开篇,巧妙地将孔子与送别友人的场景相联系,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哀愁与不舍。诗人通过描绘“离情”、“家贫”、“道在”等情感与哲理的交织,展现了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景明松雪,乡山隔水烟”,这两句诗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对比,松雪与乡山、水烟的结合,既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色,也寓意着友情的纯洁与深远。松雪象征着高洁与清冷,乡山则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水烟则增添了一丝离别的愁绪与朦胧感。
“三年须赴召,莫恋瓮头眠”,最后两句诗则充满了对友人的勉励与期待。诗人提醒友人,三年后应有归期,不应沉溺于眼前的安逸与酒醉之中,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前程的关切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离别的伤感,也有对友情的珍重与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