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到乌鲁木齐赏析

到乌鲁木齐

清 · 史善长
到戍如到家,喜得息行李。
况我病狼狈,九死一生耳。
初望见汉城,一道烟光紫。
嘈嘈市井开,辘辘轮蹄驶。
老树但榆柳,槎蚜环半里。
突兀虎头山,赤壁晴霞起。
溪水纵横流,冻处冰齿齿。
何处秀野亭,久圮无遗趾。
酒肆错茶园,不异中华里。
驱车化成坊,店房高列几。
两仆掖我下,摇摇步难徙。
居停主人贤,先为备薪水。
且往大帅府,乞假容调理。
乡友四五人,亲情骨肉比。
劝慰伴晨昏,饮食谋甘旨。
一笑语我仆,到此即便死。
已胜土鲁番,黄钱无半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边疆地区前往乌鲁木齐的旅程,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见所感。

首句“到戍如到家”,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期待与喜悦,仿佛戍守之地就是自己的家一般。接着,“喜得息行李”则体现了旅途劳顿后的轻松与解脱。随后,作者以“病狼狈”自述,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身体的疲惫与精神的困顿,强调了这次旅行的不易。

“初望见汉城,一道烟光紫”一句,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作者初见乌鲁木齐时的景象,紫色的烟雾渲染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嘈嘈市井开,辘辘轮蹄驶”描绘了城市生活的喧嚣与繁忙,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展现了旅途中的不同面貌。

“老树但榆柳,槎蚜环半里”通过树木的描述,进一步展示了乌鲁木齐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暗示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紧接着,“突兀虎头山,赤壁晴霞起”则以山川之美,展现了乌鲁木齐的壮丽景色,晴空中的霞光更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色彩。

“溪水纵横流,冻处冰齿齿”描绘了冬季的河流景象,冰封的溪水与流动的水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季节的变化。“何处秀野亭,久圮无遗趾”则通过寻找一个久已废弃的亭子,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

“酒肆错茶园,不异中华里”一句,通过将乌鲁木齐与中原地区的相似之处进行对比,展现了地域文化的交融与相通。最后,“驱车化成坊,店房高列几”描绘了城镇的繁华与建筑的高耸,体现了乌鲁木齐作为边疆重镇的独特风貌。

“两仆掖我下,摇摇步难徙”则以仆人的帮助,表现了旅途中的相互扶持与依赖。接下来,“居停主人贤,先为备薪水”通过赞美接待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作者前往“大帅府”请求假期,是为了休养调理,体现了对自身健康的重视。

“乡友四五人,亲情骨肉比”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异乡遇到朋友的喜悦与亲近感,仿佛找到了亲人一般。最后,“劝慰伴晨昏,饮食谋甘旨”描绘了朋友之间的相互照顾与关怀,体现了友情的力量。

“一笑语我仆,到此即便死。已胜土鲁番,黄钱无半纸”则是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与自我安慰,虽然路途艰难,但比起其他地方已经算是幸运。土鲁番的描述,可能暗指作者之前经历的更为艰苦的旅程,通过对比,突出了乌鲁木齐相对较好的条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从边疆地区前往乌鲁木齐的复杂心情与所见所感,展现了旅途的艰辛、自然的壮美、文化的交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一幅生动的边疆之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