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髻岭
明 · 胡文路
谁把芙蓉海上栽,一枝两枝何日开。
青苍今古不摇落,岩岈天地空崔嵬。
圭璋削玉齐云立,银管冲霄碇斗极。
根盘五指南溟深,花放四时娇欲滴。
团团日月磨巑岏,飘飘风雨净婵媛。
欲从蓬岛看正萼,直须鳌极探真源。
汉武好奇闻自昔,开疆辟土寻端的。
安期海上竟贪看,遂使君王长叹息。
我家住在此花东,日日看花得正宗。
最爱晴奇雨亦好,偏于夜月更情浓。
逆从浩劫数分至,几见伸葩泄灵异。
有时放出五色云,有时腾起丹霞气。
我昨乘风九华游,烟云袅娜似瀛洲。
匡庐五老藏彭蠡,何如渤海浮天球。
乡人不识花模样,双髻马鞍名孟浪。
从今援笔写花神,看花祇在青霄上。
青霄头角何昂藏,笑向川原眉眼张。
气吞鲸海凌风举,三年一度献君王。
青苍今古不摇落,岩岈天地空崔嵬。
圭璋削玉齐云立,银管冲霄碇斗极。
根盘五指南溟深,花放四时娇欲滴。
团团日月磨巑岏,飘飘风雨净婵媛。
欲从蓬岛看正萼,直须鳌极探真源。
汉武好奇闻自昔,开疆辟土寻端的。
安期海上竟贪看,遂使君王长叹息。
我家住在此花东,日日看花得正宗。
最爱晴奇雨亦好,偏于夜月更情浓。
逆从浩劫数分至,几见伸葩泄灵异。
有时放出五色云,有时腾起丹霞气。
我昨乘风九华游,烟云袅娜似瀛洲。
匡庐五老藏彭蠡,何如渤海浮天球。
乡人不识花模样,双髻马鞍名孟浪。
从今援笔写花神,看花祇在青霄上。
青霄头角何昂藏,笑向川原眉眼张。
气吞鲸海凌风举,三年一度献君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诗中以“双髻岭”为题,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构建,展现了山岭的雄伟、日月的辉煌、风雨的净洁以及花的娇艳,形成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谁把芙蓉海上栽”,以“芙蓉”象征山岭,以“海上栽”暗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引出对山岭的遐想。接下来的“一枝两枝何日开”,则表达了对山岭花开时刻的期待与憧憬。随后的描述,如“青苍今古不摇落”、“圭璋削玉齐云立”等,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描绘山岭的形态与气质,赋予其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壮丽美。
“根盘五指南溟深,花放四时娇欲滴”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山岭的深邃与四季之美,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的力量巧妙融合。接着,“团团日月磨巑岏,飘飘风雨净婵媛”则通过日月与风雨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净化力量。
“欲从蓬岛看正萼,直须鳌极探真源”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欲望,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的“汉武好奇闻自昔,开疆辟土寻端的”两句,借古代帝王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探索与发现的渴望。
最后,“我家住在此花东,日日看花得正宗”到“气吞鲸海凌风举,三年一度献君王”部分,诗人以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通过“逆从浩劫数分至,几见伸葩泄灵异”等句子,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神秘。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还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对探索精神的颂扬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