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莘老少监
宋 · 秦观
一出承明七换麾,君恩复许上彤墀。
白衣苍狗无常态,璞玉浑金有定姿。
天上图书森似旧,人间岁月浪如驰。
鳌头只在蓬山畔,行赴蟠桃熟后期。
白衣苍狗无常态,璞玉浑金有定姿。
天上图书森似旧,人间岁月浪如驰。
鳌头只在蓬山畔,行赴蟠桃熟后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出:宫殿名,指朝廷。承明:古代宫殿名,象征君主。
麾:指挥权的标志或旗帜。
君恩:皇帝的恩赐。
彤墀:红色的台阶,代指皇宫。
白衣苍狗:比喻世事无常。
无常态:变化不定。
璞玉:未经雕琢的玉石。
浑金:天然的金子,比喻未加修饰的美。
定姿:固定的形态,不变的本质。
天上图书:指天宫的藏书,象征智慧和知识。
森似旧:繁多且有序,如同往昔。
人间岁月:指世俗的时间。
浪如驰: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鳌头:宫殿建筑顶部的装饰,象征权力中心。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蓬莱。
蟠桃:神话中长生不老的仙果。
熟后期:成熟的时候,未来某个时刻。
翻译
从承明殿出来多次更换指挥权,君王恩典再次允许我踏上红毯如同白衣苍狗变化无常,像未经雕琢的美玉和浑然天成的黄金都有固定的形态
天上的书籍繁多如旧,人间的时光却如流水般飞逝
鳌头就坐落在蓬莱山边,我期待着去摘取成熟的蟠桃,但那是在未来的某个时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寄给孙莘老少监的一首表达敬意与感慨之作。首句“一出承明七换麾”,描绘了孙莘老频繁更换职务,显示出他在朝廷中的活跃和受重视。"承明"代指朝廷,"麾"指军旗或官印,暗示其官职变迁之频繁。
次句“君恩复许上彤墀”,表达了对孙莘老得到皇恩,得以在重要场合活动的赞誉,"彤墀"指皇宫中的红色台阶,象征尊贵之地。
第三句“白衣苍狗无常态”,以“白衣苍狗”比喻世事无常,暗示人生变化莫测,而孙莘老却能保持不变的品质。“白衣”象征清高,“苍狗”则形容事物瞬息万变。
第四句“璞玉浑金有定姿”,将孙莘老比作未经雕琢的美玉和浑然天成的黄金,赞美他的内在品质和天赋异禀。
第五句“天上图书森似旧”,运用“图书”象征学问和智慧,表达对孙莘老学识渊博的敬佩,即使岁月流逝,他的学问依旧深沉。
最后一句“人间岁月浪如驰”和“鳌头只在蓬山畔,行赴蟠桃熟后期”,以“浪如驰”形容时光飞逝,"蓬山"暗指仙境,"蟠桃"为神话中长生不老的象征,寓意孙莘老的未来充满期待,有望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赞扬了孙莘老的才华、品格和仕途上的成就,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