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山行入寺一首赏析

山行入寺一首

宋 · 苏籀
执舆入辇蹶痿几,陟险山农笑却时。
屐齿未常先雍老,翚飞久已见甍楣。
磴扉百步犹流汗,观阁三休岂易追。
浪漫悠悠一鸡肋,角巾东路最平夷。

拼音版原文

zhíniǎnjuéwěizhìxiǎnshānnóngxiàoquèshí

齿chǐwèichángxiānyōnglǎohuīfēijiǔjiànméngméi

dèngfēibǎiyóuliúhànguānsānxiūzhuī

làngmànyōuyōulèijiǎojīndōngzuìpíng

注释

执舆:驾车。
辇:古代的一种马拉小车。
蹶痿:病弱无力。
陟险:攀登险峻。
山农:山里的农夫。
笑却:笑着退避。
屐齿:木屐的齿纹。
雍老:年迈的人。
翚飞:鸟儿飞翔。
甍楣:屋檐和屋脊。
磴扉:石阶门。
流汗:满身大汗。
观阁:观赏楼阁。
三休:多次休息。
易追:容易达到。
浪漫:形容旅途无趣。
悠悠:漫长无趣。
鸡肋:比喻无意义的事物。
角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
东路:东边的道路。
平夷:平坦。

翻译

驾车进入车轿中,艰难地抬着病弱的身体,攀登山险时农民们反而笑着退避。
木屐踏过的地方从未有过老人的足迹,鸟儿飞翔已久只见过屋檐屋脊。
即使登上百步石阶都满身大汗,观赏楼阁三次休息也难以轻易达到。
这旅程就像无味的鸡肋,而向东走的路却是最平坦舒适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籀在山中行走进入寺庙的经历。首句"执舆入辇蹶痿几"写他艰难地乘车前行,山路崎岖,连身体虚弱的人都感到吃力。"陟险山农笑却时"则反映出农夫们看到他辛苦的样子,反而露出笑容,显示出当地人的淳朴和友善。

接着,诗人通过"屐齿未常先雍老,翚飞久已见甍楣"两句,描述自己走在山路上,鞋子沾满泥土,抬头望去,只见屋檐高耸,暗示寺庙建筑的宏伟壮观。"磴扉百步犹流汗,观阁三休岂易追"进一步强调了山路陡峭,每走百步都需气喘吁吁,想要在观阁处稍作休息也不是轻易能做到的。

最后,诗人以"浪漫悠悠一鸡肋"比喻这次山行虽然艰辛,但并无太大意义,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然而,他还是认为"角巾东路最平夷",即向东边平坦的道路走去,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表达了对平淡安稳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山行体验的感慨,以及对平淡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