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芙蓉
孤芳为谁妍,一笑聊自献。
明妆炫朝丽,醉态羞晚困。
脉脉怀春情,悄悄惊秋怨。
岂无桃李媒,不嫁惜婵媛。
悠哉清霜暮,共抱兰菊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芙蓉的美丽与哀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芙蓉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世界。
首句“林飙振危柯,野露委荒蔓”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林间的狂风摇动着高高的树枝,野地里的露水覆盖在荒芜的蔓藤上,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孤芳为谁妍,一笑聊自献”则将焦点转向了芙蓉,它独自绽放,似乎在为自己的美丽而微笑,但这种微笑中也透露出一丝孤独。
“明妆炫朝丽,醉态羞晚困”进一步描绘了芙蓉的美丽,早晨时分,它的妆容光彩夺目,仿佛是朝霞的映照;傍晚时分,它又呈现出一种醉人的姿态,却因夜幕的降临而感到羞涩和疲惫。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芙蓉以人的感情和行为,使得形象更加生动。
“脉脉怀春情,悄悄惊秋怨”则表达了芙蓉内心的情感世界。它怀揣着对春天的思念,却在秋天来临之际感到忧伤和惊惧。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芙蓉的细腻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感慨。
最后,“岂无桃李媒,不嫁惜婵媛”一句,通过对比桃李的媒妁之言与芙蓉的自我选择,强调了芙蓉对自身价值的珍视和对婚姻的慎重态度。“悠哉清霜暮,共抱兰菊恨”则以清霜的降临作为背景,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芙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季节更替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情感表达。
词语解释
婵媛的意思:[释义](1) 〈书〉 (2) 婵娟。 (3) (动)牵连;相连。联绵式。...
春情的意思:◎ 春情 chūnqíng(1) [stirring of love]∶男女相互爱恋的感情;春心(2) [scene in the spring]∶春天的景致或意趣...
孤芳的意思:(1).独秀的香花。常比喻高洁绝俗的品格。 南朝 梁 沉约 《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贞操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共远。” 唐 韩愈 《孟生诗》:“异质忌处群,孤芳难寄林。” 于右任 《度陇杂诗》之四:“幽艷居丘壑,孤芳欣有托。”(2).指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 王先谦 《<续古文辞类纂>序》:“ 惜抱 自守孤芳,以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一闕。”...
怀春的意思:[释义](动)〈书〉指少女爱慕异性。 [构成]动宾式:怀|春 [例句]少女怀春。(作谓语)...
惊秋的意思:(1).秋令蓦地来到。 唐 韦应物 《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唐 无名氏 《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2).喻迅速凋零衰败。 宋 蔡襄 《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 宋 苏辙 《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緑鬢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脉脉的意思:[释义](形)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构成]叠音式 [例句]温情脉脉。(作谓语)...
明妆的意思:亦作“明粧”。明丽的妆饰。 南朝 宋 鲍照 《代堂上歌行》:“虽谢侍君閒,明妆带綺罗。”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二:“静濯明糚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 越 纱裙染鬱金黄,薄罗依约见明妆。”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鳖精》:“ 吴县 孙香泉 女适同县某生。女偶食鱉,得怪疾。喜则明妆艷服,笑舞百出;怒则抛盆掷碗,詬詈不情。”...
悄悄的意思:[释义](副)轻轻,偷偷,暗暗(表示声音很低或不让人知道)。 [构成]重叠式 [例句]部队在深夜悄悄地出了村。(作状语)...
秋怨的意思:秋日的悲怨情绪。 金 党怀英 《西湖芙蓉》诗:“脉脉怀春情,悄悄惊秋怨。”...
桃李的意思:◎ 桃李 táolǐ[peaches and plums]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危柯的意思:高枝。 宋 梅尧臣 《凌霄花赋》:“芙容出污而自丽,芝菌不根而自长……皆无附著亦名扬,奚必託危柯而后昌。”...
醉态的意思:◎ 醉态 zuìtài[the state of being drunk;drunkenness] 喝醉以后神志恍惚、举止失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