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喜仲晦除江西宪二首(其二)赏析

喜仲晦除江西宪二首(其二)

宋 · 刘克庄
厌闻桑孔工掊克,少见龚黄出拊循。
官吏但知行白简,壮丁多去入红巾。
昔阳和少千村瘴,今福星来一路春。
闻说崆峒方麦熟,幕中有作凯歌人。

注释

掊克:苛刻搜刮。
龚黄:龚遂、黄霸,汉代以仁政闻名的官员。
白简:严格的规章制度。
红巾:起义军的代称。
千村瘴:形容疫病流行,村庄困苦。
福星:象征吉祥的星辰,此处指带来好运的人。
崆峒:地名,在今甘肃省。
凯歌:胜利的歌曲。

翻译

厌倦了桑弘羊和孔仅的苛政剥削,很少见到像龚遂、黄霸那样体恤百姓的官员。
官员只知道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年轻人大多加入了起义军,穿上了红军的服装。
过去阳光稀少,许多村庄遭受瘴气困扰,如今福星降临,带来一路春意。
听说崆峒地区小麦已经成熟,幕府中有人正准备庆祝胜利的歌曲。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时政与民生,表达喜悦之情的诗作。开篇“厌闻桑孔工掊克,少见龚黄出拊循”两句,通过对织造工具和技艺的描述,传递出对往昔繁琐官僚制度的不满以及期待新气象的意味。“官吏但知行白简,壮丁多去入红巾”则直指当时官员只知循规蹈矩,而青年才俊却被迫从军。这样的社会现状令人忧虑。

然而,诗人在“昔阳和少千村瘴,今福星来一路春”中转换情绪,表达了对新政的期待与喜悦。在这两句中,“昔阳和少”可能指的是过去某个太平盛世,而“今福星来”则预示着新的吉祥气息到来。

接着,“闻说崆峒方麦熟,幕中有作凯歌人”一段,通过对丰收的描绘和军中凯旋之声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新政带来的和平与欢庆的心情。“崆峒”指的是山名,而“幕中有作凯歌人”则显示出军队中的士兵因胜利而高声歌唱。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政的支持和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诗人刘克庄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敏锐的观察力,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转化为流畅自然、意蕴深长的诗句,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