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夔门丁帅赴召(其二)赏析

送夔门丁帅赴召(其二)

宋 · 崔与之
议论方前席,功名早上坡。
去帆瓜蔓水,遗爱竹枝歌。
同志晨星少,孤愁暮雨多。
倚风穷望眼,碧色渺平莎。

注释

议论:指政治或学术讨论。
方前席:殿堂之上。
早:早早地。
上坡:追求。
去帆:驶离的船只。
瓜蔓水:形容水面如瓜蔓般平静。
遗爱:遗留的爱意或怀念。
竹枝歌:以竹枝为题的歌曲,可能象征当地的文化。
同志:志同道合的人。
晨星:比喻稀少而珍贵的人。
孤愁:孤独的忧虑。
暮雨:傍晚的雨。
倚风:依靠微风。
穷望:极目远望。
碧色:绿色。
平莎:平坦的草地。

翻译

正在讨论国家大事的殿堂上,早早就追求功名的人不少。
船只离开,只留下水面的波纹和岸边的竹枝歌声作伴。
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同晨星稀疏,孤独的忧虑在傍晚的雨中更显频繁。
我独自依靠风,极目远望,只见一片绿色的草地延伸到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与之所作的《送夔门丁帅赴召(其二)》。诗中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丁帅即将离任赴召的感慨。"议论方前席"一句,暗示丁帅才思敏捷,深受众人敬仰;"功名早上坡"则赞美他仕途顺利,成就显著。

"去帆瓜蔓水"以瓜蔓水比喻丁帅离去的航程,寓含依依惜别的深情;"遗爱竹枝歌"则借竹枝词流传民间,寄托丁帅在当地留下的美好名声和百姓的怀念。"同志晨星少"感叹知音难觅,体现出丁帅离任后将面临的孤独;"孤愁暮雨多"则以傍晚的雨声象征愁绪,加重了离别的凄凉。

最后两句"倚风穷望眼,碧色渺平莎"描绘了诗人独自凭栏远眺,只见一片绿色的莎草在风中摇曳,画面寂寥而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丁帅的深深祝福和无尽的思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哀而不伤之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