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玠户曹之广德军
宋 · 梅尧臣
南方小儿才读书,往往得官呵路衢。
君今五十始作掾,手板青袍非壮图。
况来桐汭水上城,折腰强颜休叹吁。
城西古祠能致雨,岁不有旱民无逋。
民乐未央君可娱,旧俗不与吾乡殊。
君今五十始作掾,手板青袍非壮图。
况来桐汭水上城,折腰强颜休叹吁。
城西古祠能致雨,岁不有旱民无逋。
民乐未央君可娱,旧俗不与吾乡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读书:指开始接受教育。官呵路衢:得到官职后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欢迎。
作掾:担任低级官员。
手板青袍:古代官员的标志,象征身份较低。
桐汭:地名,可能指有桐树的河边地区。
折腰:低头弯腰,表示屈服或勉强就任。
逋:拖欠。
未央:未尽,形容欢乐不断。
旧俗:当地的风俗习惯。
翻译
南方的孩子刚刚开始读书,常常就能得到官职,在街道上被人恭敬地迎接。你现在五十岁才担任小官,拿着简板穿着青色官袍,并非壮志雄图的起点。
更何况你来到桐汭水边的城市,勉强低头做官,不必再唉声叹气。
城西的古老祠堂能引来雨水,年年没有大旱,百姓就不会拖欠赋税。
人民生活快乐,你的政绩可观,可以享受这里的乐趣,这里的风俗和我家乡并无太大差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朱玠户曹之广德军》。诗中,诗人以南方儿童早早读书就能入仕为引子,对比朱玠五十岁才担任户曹这样的小官,指出他的仕途起步较晚,但并未因此贬低其职位。诗人鼓励朱玠,尽管在桐汭水上之城担任卑微职务,也不必过于哀叹,因为这里的官职仍有其价值,如城西古祠祈雨,能带来丰年,减少百姓逃债的困境。
诗人进一步强调,尽管地方风俗可能与故乡不同,但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官员就应该感到满足和快乐。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勉励友人积极面对仕途挫折,关注民生疾苦的送别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地方治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