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豫让桥二首(其二)
明 · 卢龙云
千年气节未沉沦,自许孤忠愧后人。
报主若论恩厚薄,似君犹是二心臣。
报主若论恩厚薄,似君犹是二心臣。
鉴赏
此诗《过豫让桥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描绘对历史人物豫让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与报国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千年气节未沉沦”,开篇即点出主题,强调了豫让这种高尚气节在千年之后依然熠熠生辉,未曾消逝。豫让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义士,其为报答智伯之恩而甘愿忍受奇耻大辱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诗人在此处以“千年”二字,不仅强调了时间的久远,更表达了对豫让精神永恒价值的认可和敬仰。
次句“自许孤忠愧后人”,诗人自比豫让,表示自己虽立志坚守孤高的忠贞,却深感惭愧,未能如豫让般留下千古美名,触动人心。这一句既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也是对豫让精神难以企及的高度自谦。
第三句“报主若论恩厚薄”,诗人进一步探讨忠诚与报答的关系。在这里,诗人提出如果以报答君主的恩情来衡量忠诚的深浅,那么像豫让这样的人,似乎只能被视为对君主有两心的臣子。这不仅是对传统忠诚观的一种挑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内涵的独特理解,即忠诚不仅仅是对君主的单向付出,更包含了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最后一句“似君犹是二心臣”,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忠诚与报国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在诗人看来,真正的忠诚并非简单的对君主的服从,而是对国家、民族乃至更高理想的责任与奉献。豫让虽然被视为“二心臣”,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对正义与报恩的坚持,正是忠诚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过豫让桥二首(其二)》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报国以及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人物豫让精神的崇敬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