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镜石
明 · 成鹫
昨夜扁舟宿海环,晓寻片石照衰颜。
孤蓬推出云中月,短棹移来鉴里山。
已判身心归物外,不留形影在人间。
一回相见一回老,共惜浮生未易顽。
孤蓬推出云中月,短棹移来鉴里山。
已判身心归物外,不留形影在人间。
一回相见一回老,共惜浮生未易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于清晨时分,独自一人乘坐扁舟,寻找一块海中的石头以映照自己的面容。他所见到的景象充满了孤独与宁静,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隐喻,将自己置于浩渺宇宙之中,与星辰月亮相伴。诗人通过“孤蓬推出云中月,短棹移来鉴里山”这两句,巧妙地将自身置于广阔天地之间,既表现了个人的渺小,也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接下来,“已判身心归物外,不留形影在人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他认为,虽然身体仍留在世间,但心灵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达到了一种超然的状态。这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最后,“一回相见一回老,共惜浮生未易顽”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每一次与自然的相遇都让他感到岁月的无情,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即使面对生命的无常,依然能够保持一颗感恩和欣赏的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它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