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足观修诀
宋 · 晁迥
三空一不空,悟入势孤雄。
得道加殊称,超天自在公。
得道加殊称,超天自在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空:佛教术语,指空性、无我、无常三个概念,表示对世俗观念的超越。势孤雄:形容领悟者在修行路上的孤独且强大状态。
得道:佛教中指通过修行达到真理或觉悟的状态。
殊称:特殊的赞誉或称号,表示修行成就的肯定。
超天:超越天道,通常指超越世俗的束缚和限制。
自在公: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表现出修行者的高超境界。
翻译
修行中三空境界难以达到,领悟时显得孤独而强大。一旦获得大道,便有特殊荣誉,超越天道,自由自在。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高僧晁迥所作,名为《具足观修诀》。诗中蕴含深厚的禅宗思想和哲理,通过对“空”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宇宙与真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三空一不空”,可以理解为在佛教中的“空”概念之上,更进一步地探讨存在的本质。这里的“空”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指一切现象都没有固定的自性,是相互依存、因缘和合的状态。而“一不空”则可能暗示着某种超越世俗逻辑的真实存在,或者是指心灵的觉悟和精神的自由。
接着,“悟入势孤雄”,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深邃哲理的领悟,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立不羁的心境。这里的“势”可能指的是道法自然的规律,而“孤雄”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立和超脱。
第三句“得道加殊称”,说明了当一个人达到这种深刻的悟性之后,他便获得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地位和荣誉。这里的“道”指的是禅宗中的真理或觉悟,而“殊称”则是对于这一状态的特别尊崇。
最后,“超天自在公”,则是对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的一种赞颂,意味着他们已经超越了世间的一切束缚,达到了心灵上的绝对自由和自主。这里的“超天”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超脱,更是精神层面的解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空”的探讨,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真理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禅宗修行所达到的高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