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江泰发晦庵书院小学教谕赏析

送江泰发晦庵书院小学教谕

宋末元初 · 方回
翩然归去两芒鞋,朱子书堂小学斋。
好向四书寻骨髓,敢辞五岭役筋骸。
晦传可是终无愧,遁筮谁知晚□佳。
前哲持身但如此,知时岂不有吾侪。

注释

翩然:形容动作轻盈。
芒鞋:草鞋,简易的鞋子。
朱子:朱熹,南宋理学家。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儒家经典。
骨髓:比喻事物的精要或核心。
五岭:古代南方五座山脉,这里泛指偏远地区。
晦传:秘密传授,暗中教授。
遁筮:隐居时的占卜。
晚□佳:晚年的好运,□代表未知的部分。
前哲:前代的贤明哲人。
持身:保持节操,修身。
知时:明了时势。
吾侪:我们这些人。

翻译

轻盈离去,脚踏芒鞋,朱熹书斋是他的小学堂。
他热衷于深入研读四书,不畏艰难,劳形于五岭之间。
即使隐居传授学问,他也问心无愧,卜筮的结果也显示晚年会更好。
前辈们坚守道义的方式就是这样,我们这些明白时势的人,难道不应该效仿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归隐山林的景象和心境。诗中“翩然归去两芒鞋,朱子书堂小学斋”表明诗人放下世俗的羁绊,以轻松的心态回到书堂,专注于学问。接下来,“好向四书寻骨髓,敢辞五岭役筋骸”展示了诗人对儒家经典的追求和对艰苦生活挑战的勇气。

“晦传可是终无愧,遁筚谁知晚□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选择隐居生活的坚持和满足,没有半点悔恨。最后,“前哲持身但如此,知时岂不有吾侪”则是诗人对那些懂得把握时机、适时而隐的前贤之士表示赞同,认为自己也有这样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于学问和精神追求的执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