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忆江南(其五)赏析

忆江南(其五)

当代 · 林修竹
济南好,历下水中亭。
七十二泉清澈底,游船如织画中停。
风景逼西泠。

词语解释

澈底的意思:(1).清澈见底。 唐 元稹 《韦兵曹臧文》诗:“摩天气直山曾拔,澈底心清水共虚。” 明 李开先 《端正好·赠康对山》套曲:“ 岐山 彩凤鸣, 黄河 澈底清。”(2).彻底;完全。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专管自己的衣服,真是一个澈底的利己主义者。”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这个澈底光明柔洁的夜,原只为他而有的。”...

二泉的意思:指 无锡 惠泉 。因其有天下第二泉之称,故名。 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之六:“ 江 南好,水是二泉清。”...

风景的意思:[释义](名)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构成]并列式:风+景 [例句]风景区。(作定语)...

济南的意思:◎ 济南 Jǐnán[Jinan] 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西部,南临泰山,北临黄河,面积4875平方公里,人口335万,其中市区132万。位于丘陵和平原交界地,泉水很多,素有“泉城”之称。为山东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清澈的意思:[释义](形)(水)清而透明,多用于书面语。 [构成]并列式:清+澈 [例句]湖水清澈见底。(作谓语)[同义]澄清、清亮[反义]混浊、浑浊...

十二的意思:(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

西泠的意思:亦称“ 西陵桥 ”。亦称“ 西林桥 ”。桥名。在 杭州 孤山 西北尽头处,是由 孤山 入北山的必经之路。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湖山胜概》:“ 西陵桥 ,又名 西林桥 ,又名 西泠 。” 元 陈旅 《题扇面》诗:“一段寒香吹不尽, 西泠 残月角声中。” 清 陈维崧 《菩萨蛮·春日忆西湖》词:“划波曾到 西泠 去,掠入緑痕难唾处。”...

下水的意思:◎ 下水 xiàshuǐ(1) [enter the water]∶放水(2) [launch]∶放入或滑入水中船下水(3) [take to evildoing]∶比喻入伙做坏事她用色相拉他下水 xiàshui(4) [offal;viscera]∶食用的牲畜内脏猪下水...

游船的意思:◎ 游船 yóuchuán[pleasure-boat] 供游客乘坐游览的船...

织画的意思:一种工艺美术品。将罗纹纸剪成片、条,织成山水、人物、花鸟等。 明 代即已流行,并视为珍品。 嘉靖 时抄没 严嵩 财产中即有“纸织”名目。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近 闽中 有织画,乃破纸为条织成之,山水、人物、花鸟,布置设色,种种臻妙,与刺绣无异,亦奇技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七:“又 漳州 织画,裂纸为之,一经一纬,布置设色,无异丝绣。”参阅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严嵩》。...

中停的意思:(1).中途停止。 晋 郭璞 《南郊赋》:“ 祝融 穆清以肃侍兮, 阳侯 澹以中停。” 唐 武少仪 《相马赋》:“日车为之不转,风驭为之中停。”(2).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山根至準头为中停;身体以腰为中停。参见“ 三停 ”。...

七十二的意思:古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亦用以表示数量多。《史记·封禅书》:“古者封 泰山 禪 梁父 者七十二家,而 夷吾 所记者十有二焉。”《玉台新咏·古乐府诗<相逢狭路间>》:“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唐 李白 《梁甫吟》:“东下 齐 城七十二,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清 魏源 《三湘棹歌·蒸湘》:“水复山重行未尽,压来七十二峰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