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瘦悴
宋 · 范成大
皮下多无肉,秋来瘦不禁。
骨棱春焙銙,筋蹙海山沉。
虮虱从何有,蚊蝇枉见侵。
惟馀老筇杖,相伴两虚心。
骨棱春焙銙,筋蹙海山沉。
虮虱从何有,蚊蝇枉见侵。
惟馀老筇杖,相伴两虚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皮下:指身体表面下的组织。瘦不禁:形容非常消瘦,无法抵挡。
骨棱:形容骨头突出,形状如棱角。
春焙銙:比喻骨头坚硬如经过春天阳光晒烤的铜钱。
筋蹙:筋脉收缩、紧缩。
海山沉:形容筋脉深陷,如同海底山峰。
虮虱:泛指寄生虫,如跳蚤和虱子。
蚊蝇:常见的昆虫,常叮咬人。
老筇杖:老竹制成的手杖。
两虚心:指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翻译
皮下几乎没有肉,秋天到来时身体瘦弱不堪。骨头如春天烘焙的銙(古代货币单位),筋脉深陷像海底山峦沉寂。
虮虱这类小虫子哪有容身之处,蚊蝇也白白地侵扰我。
只剩下这根老筇杖,与我这颗空虚的心相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自咏之作,名为《自咏瘦悴》。诗中通过描绘诗人的身体状况,展现了其生活的清贫和内心的坚韧。"皮下多无肉,秋来瘦不禁",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因生活艰辛而消瘦的情状,秋季的到来似乎更加凸显了他的瘦弱。"骨棱春焙銙,筋蹙海山沉",运用比喻,将骨头比作春天烘焙的銙(古代货币),筋脉如海山般深沉,进一步强化了瘦削的形象。
"虮虱从何有,蚊蝇枉见侵",诗人以微小的寄生虫和骚扰者为衬托,表达了自己生活的简陋,连这些小虫也无处可觅。"惟馀老筇杖,相伴两虚心",只剩下那根老筇杖,成为他的唯一伴侣,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以瘦弱之身,揭示出诗人面对困苦的坦然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品格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