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曲六首(其六)
明 · 顾璘
孤戍高山颠,鸣角夜呜呜。
月明尚苦颜,况临风雨途。
主将位日贵,重帷锦模糊。
李牧今去久,谁闻捐市租。
哀哉古人言,一功万骨枯。
月明尚苦颜,况临风雨途。
主将位日贵,重帷锦模糊。
李牧今去久,谁闻捐市租。
哀哉古人言,一功万骨枯。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五溪曲 六首(其六)》描绘了一幅边关戍守者的孤独与艰辛画面。首句“孤戍高山颠”展现了戍卒在高峻山巅独自驻守的孤寂,"鸣角夜呜呜"则通过凄凉的号角声渲染了夜晚的悲凉气氛。接着,“月明尚苦颜”进一步强调即使月光明亮,戍卒的面容依然愁苦,暗示了他们身处风雨交加的艰难境地。
诗中提到“主将位日贵,重帷锦模糊”,对比戍卒的困苦,将领的生活却显得奢华,揭示了军中的不公和战事的残酷。最后两句“李牧今去久,谁闻捐市租”借古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名将李牧(因抗敌有功而被赐死)的怀念,同时也暗指现实中无人能像他那样为国捐躯,百姓的赋税无人关心。
整首诗以戍卒的视角,寓言式地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公正的呼唤,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