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游南峰寺有支遁放鹤亭赏析

游南峰寺有支遁放鹤亭

明 · 高启
每向人间望碧峰,石门今得问幽踪。
路缘风磴泠泠策,寺隔烟萝杳杳钟。
窗下鸟来多堕果,亭前鹤去只高松。
一龛愿借依香火,莫道诗人非戴颙。

拼音版原文

měixiàngrénjiānwàngfēngshíménjīnwènyōuzōng

yuánfēngdènglínglíngyānluóyǎoyǎozhōng

chuāngxiàniǎoláiduōduòguǒtíngqiánzhīgāosōng

kānyuànjièxiānghuǒdàoshīrénfēidàiyó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游南峰寺有支遁放鹤亭》描绘了诗人游历南峰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每向人间望碧峰”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隐逸生活的向往,而“石门今得问幽踪”则透露出他终于有机会探寻这神秘之地的欣喜。

“路缘风磴泠泠策,寺隔烟萝杳杳钟”两句通过描绘山路的清凉与寺庙的宁静,展现了南峰寺环境的清幽和远离尘世的氛围。诗人行走于风声泠泠的石阶上,远处寺庙的钟声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禅意。

“窗下鸟来多堕果,亭前鹤去只高松”进一步描绘了南峰寺的自然景象,鸟儿在窗下觅食,偶尔掉落果实,而鹤已离去,只剩下亭前的高松见证着岁月的流转。这一画面富有生机,又带有一丝寂寥。

最后,“一龛愿借依香火,莫道诗人非戴颙”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的虔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南峰寺的一间静室里寄托心灵,暗示自己也有如古代隐士戴颙般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峰寺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具有浓厚的禅意和隐逸情怀。

词语解释

风磴的意思:指山岩上的石级。岩高多风,故称。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窈窕入风磴,长萝纷卷舒。” 仇兆鳌 注:“风磴,石梯凌风。” 元 揭祐民 《送人上京》诗:“冥冥落花啼鸟静,窅窅风磴寒泉鸣。” 明 陈子龙 《陟桐岩岭》诗:“千盘上风磴,百折启云关。”...

泠泠的意思:◎ 泠泠 línglíng(1) [cool;chilly]∶形容清凉;冷清白露泠泠(2) [(of voice) clear]∶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人间的意思:[释义](名)人类社会。 [构成]偏正式:人(间 [例句]人间乐园。(作定语)[反义]天上...

诗人的意思:[释义](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偏正式:诗(人 [例句]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石门的意思:(1). 春秋 鲁 城外门。《论语·宪问》:“ 子路 宿於 石门 。晨门曰:‘奚自?’ 子路 曰:‘自 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2).借指贤者。 汉 焦赣 《易林·革之旅》:“ 石门 晨开,荷蕢疾贫,遁世隐居,竟不逢时。”《后汉书·蔡邕传》:“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 石门 守晨, 沮 溺 耦耕。”(3).控制水流的石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灵帝 建寧 中,又增脩石门,以遏渠口,水盛则通注,津耗则輟流。”(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三国志...

香火的意思:◎ 香火 xiānghuǒ(1) [joss sticks and candles burning at a temple]∶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香火甚盛(2) [burning joss stick]∶燃点的香用香火点爆竹...

烟萝的意思:亦作“烟萝”。1.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谓之“烟萝”。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诗:“更説 谢公 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璚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明 陈所闻 《驻马听·泛西湖》曲:“指点着六桥柳浪,三 竺 云峦, 石屋 烟萝。” 清 周準 《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诗:“俯身入烟萝,欲诣仙人宅。”(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 唐 裴铏 《传奇·文箫》:“一斑与两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 周楞伽 辑注:“烟萝,道家称隐...

杳杳的意思:(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

幽踪的意思:谓归隐。 明 汪挺 《朱太守鹤州草堂落成同诸公宴集》诗:“敢谓幽踪希二 仲 ,深烦折简费将迎。”按,二 仲 , 汉 羊仲 、 裘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