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陈石居出示乃祖梅隐先生遗稿其序中所载与友人冯使君入蜀之事可伤因赋四十字
宋 · 吕胜之
临文增太息,复见此人不。
义重午金诺,身轻万里游。
好诗今寡和,壮志古难酬。
一盏梅花露,年年荐陇头。
义重午金诺,身轻万里游。
好诗今寡和,壮志古难酬。
一盏梅花露,年年荐陇头。
注释
临文:面对文章。增太息:深感叹息。
此人:指代某人。
不:无从谈起。
义重:道义深重。
午金诺:端午节的誓言。
身轻:身体轻盈。
万里游:长途旅行。
好诗:优美的诗篇。
寡和:少有回应。
壮志:豪壮的志向。
古难酬:在古代难以实现。
一盏:一杯。
梅花露:梅花酒。
荐:献祭。
陇头:边远地区,此处可能指故乡或远方。
翻译
面对文章深感叹息,再次见到这个人却无从谈起。道义如端午节的誓言般沉重,但身体却能踏上万里旅程。
如今好诗少有人回应,壮志豪情在古代也难以实现。
一杯梅花酒,每年都会献祭在那陇头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吕胜之一篇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冯使君入蜀离别的深切怀念和不舍。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透露出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壮志未酬的遗憾。
“临文增太息”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书信时的无限哀思,“复见此人不”则更深化了离别之痛。下两句“义重午金诺,身轻万里游”写出了冯使君为人正直、重视友情,同时又有着敢于冒险、轻视个人安危的侠客精神。
接下来,“好诗今寡和”一句反映了当时文坛对优秀作品的稀缺,以及诗人对此有所感慨。"壮志古难酬"则表达了壮年时的雄心壮志,如今却难以实现,带有一种时光荏苒、壮志未酬之叹。
最后两句“一盏梅花露,年年荐陇头”中,“梅花露”比喻诗人对冯使君的思念如同每年春天都能看到的梅花露水一样恒久不变,而“年年荐陇头”则写出了时光流逝,每到一年一度,诗人的思念之情又被重新唤起,如同在高山峻岭间不断地向前推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情谊和对友人壮志未酬的无限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