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美以巨鱼之半见分因以酬谢
唐 · 陆龟蒙
谁与春江上信鱼,可怜霜刃截来初。
鳞隳似撤骚人屋,腹断疑伤远客书。
避网几跳山影破,逆风曾蹙浪花虚。
今朝最是家童喜,免泥荒畦掇野蔬。
鳞隳似撤骚人屋,腹断疑伤远客书。
避网几跳山影破,逆风曾蹙浪花虚。
今朝最是家童喜,免泥荒畦掇野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江:春天的江边。信鱼:指鲤鱼,因其形状像信笺,古代有以鲤鱼寄信的寓意。
霜刃:冰冷的刀刃,比喻刚剖开的鱼。
鳞隳:鱼鳞脱落。
骚人:诗人。
远客书:远方游子的书信。
山影破:鱼跃起时山的倒影被打破。
蹙浪花:激起浪花。
家童:家中的仆童。
荒畦:荒芜的菜园。
野蔬:野生的蔬菜。
翻译
谁在春江上捕获鲤鱼,新剖的鱼鳞仿佛触动了诗人的屋檐鱼腹断裂似乎伤及远方游子的书信
它多次跳跃避开渔网,身影划破山影,逆风中激起的浪花仿佛虚幻
今天早晨家童最是欢喜,因为不必在荒芜的田地里挖取野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江捕鱼图景,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生命的珍惜与悲悯。首句“谁与春江上信鱼”,以疑问形式引出主题,表现诗人对春天江水中鱼儿的关切。紧接着,“可怜霜刃截来初”表达了对被捕杀的鱼儿生之痛惜。
第三、四句“鳞隳似撤骚人屋,腹断疑伤远客书”,形象地比喻鱼鳞破碎如同古老房屋的瓦砾,而腹部受伤则联想到远方旅人的书信,这些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避网几跳山影破,逆风曾蹙浪花虚”两句,则通过捕鱼过程中的生动场景,传达出生命力与挣扎求生的艰难。最后,“今朝最是家童喜,免泥荒畦掇野蔬”,转而描绘了孩子们在田埂间嬉戏的情形,以此作为对比,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捕鱼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界中生灵的同情。同时,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