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和张天益二首(其二)
明 · 黄衷
江空滩急榜歌声,西上奚囊一叶轻。
云影自从秋里薄,山姿岂必雨前更。
愁心附雁知何去,逸迹凭诗记所经。
蔀屋晨烟犹未业,缓箫鼍鼓不胜情。
云影自从秋里薄,山姿岂必雨前更。
愁心附雁知何去,逸迹凭诗记所经。
蔀屋晨烟犹未业,缓箫鼍鼓不胜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江上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江空滩急榜歌声,西上奚囊一叶轻”以动态的画面开篇,江面空旷,水流湍急,船夫的歌声在空中回荡,而轻舟如叶,随波逐流,西行而去。这一联通过对比空阔的江面与轻盈的小舟,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孤独的氛围。
颔联“云影自从秋里薄,山姿岂必雨前更”转而描写云与山的变化。云影自秋以来渐显稀薄,山的姿态似乎并不因雨水而显得更加峻峭。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颈联“愁心附雁知何去,逸迹凭诗记所经”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愁绪如同附着在大雁身上的思绪,不知飘向何方;而通过诗歌,诗人记录下了自己的行踪与经历。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尾联“蔀屋晨烟犹未业,缓箫鼍鼓不胜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受。蔀屋是简陋的房屋,晨烟代表着生活的日常,但“犹未业”暗示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或无奈。缓箫鼍鼓,可能是诗人旅途中所见的民间音乐表演,但“不胜情”则表明这些场景虽能暂时转移注意力,却无法完全排解内心的复杂情绪。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江上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