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吐蕃别馆月夜赏析

吐蕃别馆月夜

唐 · 吕温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
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拼音版原文

sānqiónghuāngyuèháiyìngzhàoběitáng
huíshēnxiàngànrěnjiànyuánguāng

注释

三五:指夜晚的三更或五更,旧时计时单位。
穷荒:荒凉偏僻的地方。
北堂:古代对房屋中正厅的称呼,这里可能代指家中的某个房间或者亲人。
回身:转身。
暗卧:黑暗的床铺。
不忍:无法忍受。
圆光:明亮的月光。

翻译

在偏远荒凉的地方,月亮升起到三五更天
我转身面向黑暗的床铺,不愿再见到那明亮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吐蕃(今青海一带)别馆中夜晚对明月的感慨。"三五穷荒月"写出了月亮高悬于荒凉偏远之地的景象,数字“三五”即十五的意思,指的是农历中的满月。此时的月光如水,清晰而明亮,却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还应照北堂"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月光能够再次洒向北堂,可能是因为北堂有着特殊的记忆或情感,而诗人的这种愿望更显露出了他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接下来的"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则透露出诗人在月夜中的悲凉心境。"回身向暗卧"意味着诗人选择了避开那明亮的月光,而去寻找一片黑暗,以便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暗”不仅是物理上的昏暗,更有情感上的逃避。而最后的"不忍见圆光"则点出了诗人的真实感受,他无法直视那完美无瑕却又让人心生伤感的月亮。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现实孤独和哀愁的心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