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姚司户万翠亭
宋 · 崔起之
名山绕旌川,未易千百计。
栖真耸其西,二幕相捍蔽。
柳山与龙山,连亘殆无际。
大鳌从东出,石鼓凿奇瑞。
华容接鸡形,蔓衍若难制。
维南有梓山,盘屹万里势。
有殿曰甘露,崒嵂插天地。
玉壶枕其北,凫山复相比。
碜岭介凤凰,大洞阐天秘。
无奈分布广,一蹴不可至。
姚君天韵奇,气概高一世。
胸中饱丘壑,作亭非壮丽。
独能极遐观,领略万山翠。
苍玉无遁形,秀色归一视。
却笑昔人非,所见殊无异。
东亭乱清晖,仅得翠微意。
东山罗红裙,未免声色累。
唯君别幽趣,徜徉乐清致。
青山不改旧,领客时一醉。
栖真耸其西,二幕相捍蔽。
柳山与龙山,连亘殆无际。
大鳌从东出,石鼓凿奇瑞。
华容接鸡形,蔓衍若难制。
维南有梓山,盘屹万里势。
有殿曰甘露,崒嵂插天地。
玉壶枕其北,凫山复相比。
碜岭介凤凰,大洞阐天秘。
无奈分布广,一蹴不可至。
姚君天韵奇,气概高一世。
胸中饱丘壑,作亭非壮丽。
独能极遐观,领略万山翠。
苍玉无遁形,秀色归一视。
却笑昔人非,所见殊无异。
东亭乱清晖,仅得翠微意。
东山罗红裙,未免声色累。
唯君别幽趣,徜徉乐清致。
青山不改旧,领客时一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名山:著名的山脉。旌川:地名。
栖真:道观名。
西:方位词。
柳山:山名。
龙山:山名。
大鳌:神话中的海龟。
石鼓:地名。
华容:山名。
鸡形:山名。
梓山:山名。
万里势:广阔的气势。
甘露:殿堂名。
崒嵂:形容山峰高峻。
玉壶:玉制的容器。
凫山:山名。
碜岭:山名。
凤凰:凤凰山。
大洞:神秘的洞穴。
天秘:天上的秘密。
分布广:范围广大。
一蹴:一步就到。
姚君:指姚某人。
天韵:天赋的韵律。
丘壑:山水景致。
壮丽:壮观华丽。
遐观:远望。
万山翠:万山的绿色。
苍玉:青玉色的山。
秀色:美丽的景色。
昔人:古人。
殊无异:没有太大的不同。
东亭:亭子名。
翠微:淡淡的绿色。
东山:另一座山。
红裙:红色的裙子。
声色:声乐与色彩。
累:牵累。
幽趣:幽雅的情趣。
清致:清静的意境。
领客:引领客人。
一醉:尽情畅饮。
翻译
名山环绕着旌川,难以用千百种方法计量。栖真的道观耸立在西边,两座山峰相互遮蔽。
柳山和龙山相连不断,几乎无边无际。
巨大的海龟从东方升起,石鼓上雕刻着吉祥的图案。
华容山连接着鸡形山,蔓延开来仿佛难以控制。
南方有梓山,巍峨盘旋,气势万里。
那里有一座名叫甘露的殿堂,高峻直入云霄和大地。
玉壶坐落在北面,凫山与其相邻。
碜岭上有凤凰山,大洞隐藏着天上的秘密。
这些美景分布广泛,一步难以抵达。
姚君天资超群,气概非凡,超越了一代。
他胸中饱含山水之志,建亭并非为了豪奢。
唯有他能极目远望,欣赏万山的翠绿。
青玉般的山色无所遁形,秀美景色尽收眼底。
他嘲笑古人见识浅薄,所见与今日并无太大差异。
东亭的清辉纷乱,只能感受到些许翠绿之意。
东山的红裙女子,难免被声色所累。
只有姚君独具幽雅情趣,沉浸于清静之美。
青山依旧,他时常引领客人畅饮以醉赏美景。
鉴赏
这首宋诗《题姚司户万翠亭》是崔起之所作,描绘了姚司户府邸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色。诗人以丰富的笔触,赞美了名山环绕、层峦叠嶂的景致,如栖真山、柳山、龙山、大鳌石鼓、华容、梓山、甘露殿、玉壶、凫山、碜岭、凤凰洞等地,展现了山川的雄伟与神秘。诗人特别赞赏姚司户的审美眼光和高尚情操,他虽建亭非为豪奢,而是为了极目远眺,欣赏万山的翠色,体现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超脱世俗的雅趣。诗人借此表达对姚司户独特品味的敬佩,同时也对比了他人可能被声色所扰,未能领略到真正的山水之美。最后,诗人以青山常在,主人时常宴客畅饮作结,流露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