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书
明 · 郑文康
友道尚忠告,何为投匿名。
过愆得昭告,自新路能行。
余生信多畏,畏天尤战兢。
举目见神电,侧耳闻轰霆。
口有愚直言,势无趋附情。
获咎或在斯,辱教知自惩。
君当勿复作,国典有明刑。
过愆得昭告,自新路能行。
余生信多畏,畏天尤战兢。
举目见神电,侧耳闻轰霆。
口有愚直言,势无趋附情。
获咎或在斯,辱教知自惩。
君当勿复作,国典有明刑。
鉴赏
这首诗《匿名书》由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通过其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忠诚与匿名行为的深刻思考。
首句“友道尚忠告,何为投匿名”表达了对朋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直言不讳的倡导,同时也对匿名行为提出了疑问,暗示了匿名行为与诚实相悖。接着,“过愆得昭告,自新路能行”则强调了指出错误并给予改正机会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勇于自我反省和改变。
“余生信多畏,畏天尤战兢”表明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充满了敬畏之心,尤其对上天的敬畏更是时刻保持警惕。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法则和道德规范的尊重。
“举目见神电,侧耳闻轰霆”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波澜壮阔,如同面对自然界的震撼景象,形象地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坚定与对道德约束的敬畏。
“口有愚直言,势无趋附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坚持真理、敢于直言的勇气,以及在权势面前不屈服、不趋炎附势的决心。
“获咎或在斯,辱教知自惩”则表达了诗人对可能因直言而遭受责罚的担忧,但同时也表明了面对批评时的自我反省和改正态度。
最后,“君当勿复作,国典有明刑”是对那些可能做出匿名或其他不当行为的人的劝诫,提醒他们遵守国家法律和道德规范,避免犯错。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忠诚、诚实、敬畏和自我反省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对社会公正和道德规范的强烈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