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居精舍
斋庖竹外烟,汲路松间雪。
观水悟真源,闻香解禅悦。
欲共老僧言,相对还无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过山峰,途经云居精舍时的所见所感。"逶迤度前峰"展现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到寺行屡歇"则体现了旅途中的疲惫与对寺庙的期待。竹林外炊烟袅袅,"斋庖竹外烟"营造出宁静的氛围,而"汲路松间雪"则显现出环境的清冷与纯洁。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观水而有所领悟,"观水悟真源"暗示了对生活真谛的体察。"闻香解禅悦"则通过寺庙的香火,传达出内心的宁静和禅意的喜悦。然而,当诗人想要与老僧深谈时,却发现"欲共老僧言,相对还无说",可能是因为内心的感受难以言表,或者与僧人的交流超越了言语层面,达到了心灵的默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禅修生活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禅意世界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人与自然、心与境之间微妙关系的探索。
词语解释
禅悦的意思:佛教语。谓入于禅定,使心神怡悦。《维摩诘经·方便品》:“虽服寳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復饮食,而以禪悦为味。”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非服名香,但资禪悦。” 宋 黄庭坚 《赋盐万岁山中仰怀外舅谢师厚》诗:“禪悦称性深,语端入理近。”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旧业堂文钞>序》:“至被诬废弃之后,其能放情山水,逃心禪悦者,已为越絶流俗。”...
对还的意思:(1).按同等价值偿还。 宋 苏辙 《再论京西水柜状》:“应退出地皆拨还本主,应水佔地皆以官地对还。”(2).将本金与对本的利息一并归还。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小生因无盘缠,曾借了他二十两银子,到今本利该对还他四十两。”...
汲路的意思:即汲道。 唐 刘禹锡 《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诗:“樵音遶故垒,汲路明寒沙。”《元史·李恒传》:“ 张世杰 集海舰千餘艘,贯以巨索,为栅以自固。 恒 遣断其汲路。”参见“ 汲道 ”。...
老僧的意思:(1).年老的和尚。 唐 韩愈 《与孟简尚书书》:“ 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 ,颇聪明,识道理。”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清 郑燮 《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 ,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2).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逶迤的意思:◎ 逶迤 wēiyí[winding;meandering]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山路逶迤匍匐逶迤。——《文选·刘峻·广绝交论》逶迤退食。——《后汉书·杨秉传》五岭逶迤腾细浪。——毛泽东《长征》...
相对的意思:◎ 相对 xiāngduì(1) [opposite;face to face]∶面对面;相向大与小相对(2) [relative]∶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3) [relatively;comparatively]∶比较来说相对不错...
斋庖的意思:斋祀用的厨房。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治其庭坛,改作东西两序,斋庖之房,百用具脩。” 明 张羽 《过云岩》诗:“斋庖竹外烟,汲路松间雪。”...
真源的意思:谓本源,本性。 南朝 梁 刘潜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廻舆下重阁,降道访真源。”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序》:“缅寻太古之初,真源一味,自然朴略,不同浮华,虽垂不载。”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四:“真源未纯熟,习气餘陋劣。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紲。” 明 李贽 《答邓石阳书》:“於伦物上加明察,则可以达本而识真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故往古之时,人性尤明,真源未失,皆知敬拜天父上主皇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