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唐 · 赵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宅边:家屋旁边。秋水:秋季的积水。
苔矶:长有青苔的石头。
持竿:拿着钓鱼竿。
潮未落:潮汐未退。
蒹葭:芦苇。
雁初飞:大雁刚刚开始飞翔。
重嘶:马儿再次嘶鸣。
红叶:秋天的红叶。
翠微:青山翠色。
秦城:古代对长安的别称。
故人:老朋友。
沾衣:泪湿衣襟。
翻译
我家屋旁秋水浸润着青苔石头,每天我都手持钓竿不愿归去。杨柳轻风中潮水还未退去,芦苇白霜下大雁开始飞翔。
再次听到马儿嘶鸣,它蹄踏红叶,我却听见远处稀疏的钟声,勾起了我对青山翠色的回忆。
今夜长安城楼上月光皎洁,若是老朋友相见,定会因激动而泪湿衣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秋意和对远方家园的怀念。开篇“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写出了诗人在家乡的宁静生活,以及对捕鱼的日常活动,但却透露出一种离愁。"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则描绘了秋天杨柳随风舞动,而草丛中的露水尚未完全干涸,寒蝉鸣叫,野雁开始飞翔,勾勒出一幅秋景图。
接着“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中,诗人似乎在回忆家乡的美好,马儿轻咬着枫树的红叶,而远处传来寺庙中的钟声,让他联想到了山上的翠绿。最后“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则表达了诗人在长安与旧友重逢时,那轮明月下共同怀念家乡的情景,连衣服上都沾染上了那份亲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故土的深情,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