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杂诗十首(其二)
阻山犹盗贼,并海尽盐鱼。
田稻春秋种,园姜伏腊需。
不才叨郡寄,廪禄颇嬴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临漳任职期间所见所感。首句“此地多烟瘴”,点明了临漳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烟瘴之地常有湿热之气,对人身体不利。接着“时清喜渐除”表达了随着时间推移,当地环境逐渐改善的喜悦之情。
“阻山犹盗贼,并海尽盐鱼。”这两句描绘了临漳周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状态。山地阻隔,盗贼横行,海边则以捕鱼为生,反映了当地社会治安和经济活动的现状。
“田稻春秋种,园姜伏腊需。”描述了农耕与园艺的生活场景,春种秋收,四季更替,体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自然界的循环规律。
“不才叨郡寄,廪禄颇赢馀。”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不足,却能担任地方官职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俸禄尚可的满足感,体现了官场中的一种自我反思和知足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临漳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风貌以及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词语解释
不才的意思:[释义](1) (形)没有才能。 (2) (代)旧时用做“我”的谦称。 [构成]偏正式:不〔才 [例句]我不才;不能胜任这个工作。(作谓语)不才之举。(作定语)...
春秋的意思:[释义](1) (名)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春秋正富(年纪不大)(作主语) (2) (名)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编年史《春秋》包括这一段时间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时代。春秋时代涌现出很多历史故事。(作定语) [构成]并列式:春+秋...
此地的意思: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盗贼的意思:[释义](名)强盗和小偷(总称)。 [构成]并列式:盗+贼 [例句]这一带盗贼很多。(作主语)[同义]盗匪...
伏腊的意思:亦作“ 伏臈 ”。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 黄石 。”《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 明 唐顺之 《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周书·晋荡公护传》:“每四时伏腊, 高祖 率诸亲戚,行家人之礼,称觴上...
伏腊的意思:亦作“ 伏臈 ”。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 黄石 。”《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 明 唐顺之 《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周书·晋荡公护传》:“每四时伏腊, 高祖 率诸亲戚,行家人之礼,称觴上...
郡寄的意思:谓作郡太守。《宋史·黄洽传》:“ 艺祖 惩藩镇偏重之失,不欲兵民之权聚於一夫之手。今使主兵官兼郡寄,是合兵民权为一。” 宋 陆游 《会庆节贺表》之二:“兹膺郡寄,復在王畿。”...
廪禄的意思:亦作“廪禄”。禄米;俸禄。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俸秩廩禄,一以资军。” 宋 苏舜钦 《与欧阳公书》:“廩禄所入,不足充衣食。” 明 唐顺之 《赠彭石屋序》:“吾廪禄之外,一钱亦私也,况百金乎!”...
秋种的意思:(1).秋播的种子。《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五月丙子,詔曰:久旱伤麦,秋种未下,朕甚忧之。”(2).秋庄稼。《宋史·食货志上一》:“今宿麦既登,秋种向茂,其令州县諭民,务谨盖藏,无或妄费。”秋季播种。《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并社扩社的经验》:“一九五四年秋季并社和扩社中不但完成了二千七百馀亩秋种任务……还开垦了四十多亩荒地种上小麦,增加了收入。”...
田稻的意思:(1).田里稻子。多指水稻。《晋书·桓冲传》:“ 坚 使其将 郝贵 守 襄阳 , 冲 使扬威将军 朱绰 讨之,遂焚烧 沔 北田稻,拔六百餘户而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 简文 见田稻,不识,问:‘是何草?’左右答:‘是稻。’”《南齐书·州郡志上》:“旧北对 清泗 ,临 淮 守险,有 阳平 石鱉 ,田稻丰饶。”(2).种稻。《史记·大宛列传》:“ 条枝 在 安息 西数千里,临 西海 。暑溼。耕田,田稻。”...
阻山的意思:谓凭借高山的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