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鸾殿早秋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寒惊:寒冷使...惊动。蓟门:泛指北方边塞之地,这里代指秋季来得早的地方。
秋发:秋天植物开始生长或开花。
松阴:松树投下的阴影。
背日转:随着太阳位置变化而转动。
竹影:竹子投下的影子。
避风移:因风向改变而移动位置。
提壶:提着酒壶,指携酒出游或饮酒作乐。
菊花岸:长满菊花的河岸。
高兴:心情愉快。
芙蓉池:种满荷花的池塘。
欲知:想要知道。
凉气早:凉爽的天气来得早。
巢空:鸟巢是空的,表示燕子已离开。
燕不窥:燕子不再悄悄观察,暗示季节变换。
翻译
寒冷惊动了蓟门的树叶,秋天使得小山上的树枝萌发出新芽。松树的阴影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化,竹子的影子为了躲避风而轻轻摇曳。
手持酒壶漫步在开满菊花的河岸边,心情愉悦地赏望着荷花满布的池塘。
想要感知凉爽的气息早早到来,只见燕子的巢穴空了,它们不再偷偷窥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秋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对凉爽气息到来的期待和欣赏。在这里,每一句都勾勒出一个画面,展现了秋天的静谧与美丽。
"寒惊蓟门叶"中,“寒”指的是初秋的清晨气温下降,带来了一丝凉意,而“蓟门叶”则是指蓟草之叶,这里用来形象地表达秋风一至,植物也感受到了季节变化。
接着“秋发小山枝”,“秋发”意味着秋天的到来,而“小山枝”则描绘了在这小山上新发生的生机和景色。通过对比寒意与生长,诗人巧妙地捕捉到了早秋的特征。
"松阴背日转"一句,以松树为背景,展示了阳光透过松林时形成的阴凉效果,以及随着时间推移,阳光如何在山间移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隐含了一种静谧与孤独的情怀。
而“竹影避风移”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竹子轻盈的影子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逃离世俗纷扰的意境。
"提壶菊花岸"一句中,“提壶”意味着手持酒壶,到了“菊花岸”,这里的菊花不仅是秋天特有的花卉,也象征了清高脱俗。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紧接着,“高兴芙蓉池”则展现了一片欢愉的景象。芙蓉,古时称之为荷花,这里指的是荷塘。“高兴”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好场景的喜悦。
最后两句“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尤其是燕子的行为来预测秋天凉爽气息的到来。燕子在空巢中不再探头窥视,表明它们也感受到了初秋的凉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早秋的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深刻体验和艺术化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