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丙戌天基节自至道宫趋宝福院寒甚赏析

丙戌天基节自至道宫趋宝福院寒甚

宋 · 洪咨夔
朝谒千秋节,攀援万岁藤。
山明松戴雪,涧涩石怀冰。
清壮髯还戟,酸癯面亦棱。
暖寒能破戒,珍重虎溪僧。

拼音版原文

cháoqiānqiūjiépānyuánwànsuìténg

shānmíngsōngdàixuějiànshí怀huáibīng

qīngzhuàngránháisuānmiànléng

nuǎnhánnéngjièzhēnzhòngsēng

注释

朝谒:清晨拜祭。
千秋节:古代对皇帝生日或登基纪念日的称呼。
攀援:攀登。
万岁藤:象征长寿的古老植物。
山明:山色明亮。
松戴雪:松树上覆盖着积雪。
涧涩:山涧水流缓慢。
石怀冰:石头内部仿佛含有冰块。
清壮:清瘦而有力。
髯:胡须。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酸癯:形容面容憔悴。
暖寒:无论冷暖。
破戒:打破常规或修行中的禁忌。
虎溪僧:虎溪寺的僧人,这里可能指代有德行的高僧。

翻译

清晨拜谒千秋节,攀爬千年古藤。
山色明亮松枝戴雪,山涧水浅石头含冰。
清瘦有力的胡须握着长戟,面容憔悴却眼神犀利。
严寒酷暑中仍能坚持修行,敬重虎溪的僧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丙戌天基节自至道宫趋宝福院寒甚》。诗中描绘了诗人参加节日庆典后,前往宝福院途中所见的冬日景象。"朝谒千秋节"表达了对重要节日的敬意,"攀援万岁藤"则寓含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山明松戴雪"写出了山川的清冷,松树披雪更显其苍劲;"涧涩石怀冰"进一步渲染了严寒,涧水冻结,石头似乎也含着冰雪。"清壮髯还戟,酸癯面亦棱"通过描绘诗人的外貌,展现出他的刚毅和清瘦,"暖寒能破戒"暗示诗人虽身处严寒,但内心坚韧,不为外境所动。最后,"珍重虎溪僧"以虎溪僧为结,表达对僧侣的敬意,也寓含着自我勉励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面对严寒的坚韧与内心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