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昭烈帝
明 · 郭之奇
东都十二炎精朽,献生不辰虚名守。
桓桓帝室豫州刘,垂膝顾耳中山后。
天下英雄惟使君,北海亦知世间有。
离鞍每恨肉时生,失匕宁因雷动手。
奔袁屈吕似饥鹰,客表依权同丧狗。
非缘冰鉴出茅庐,安得布衣辞南亩。
鱼水当年属卧龙,蛟云是日骧池首。
自从三顾定三分,分荆据益休惭忸。
重兴一姓本稀闻,以霸为王终逆取。
王佐虽称管乐俦,杰人已踞孙曹右。
岂知白帝挫猇亭,忍教金刀传木偶。
鞠躬尽力尔为谁,七擒六出酬恩厚。
堪怜五丈落前星,强延四十贻阿斗。
呜呼安乐乐其亡,哭庙空馀北地王。
桓桓帝室豫州刘,垂膝顾耳中山后。
天下英雄惟使君,北海亦知世间有。
离鞍每恨肉时生,失匕宁因雷动手。
奔袁屈吕似饥鹰,客表依权同丧狗。
非缘冰鉴出茅庐,安得布衣辞南亩。
鱼水当年属卧龙,蛟云是日骧池首。
自从三顾定三分,分荆据益休惭忸。
重兴一姓本稀闻,以霸为王终逆取。
王佐虽称管乐俦,杰人已踞孙曹右。
岂知白帝挫猇亭,忍教金刀传木偶。
鞠躬尽力尔为谁,七擒六出酬恩厚。
堪怜五丈落前星,强延四十贻阿斗。
呜呼安乐乐其亡,哭庙空馀北地王。
鉴赏
这首诗《后汉昭烈帝》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对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生平与功业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领袖的形象。
诗中首先描述了刘备在东汉末年乱世中的艰难处境,以及他如何在命运的不公中坚持自我,最终成为英雄人物。接着,诗人赞扬了刘备的雄心壮志,指出他不仅得到了英雄们的认可,也赢得了北海人的敬仰。通过对比刘备与其他诸侯的行为,诗人强调了刘备的忠诚与智慧。
诗中特别提到了刘备的三次拜访诸葛亮(即“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这不仅确立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深厚友谊,也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诗人还描绘了刘备在三国时期的战略布局,包括对荆州和益州的征服,以及他对国家治理的贡献。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刘备的局限性,如在猇亭之战中的失败,以及对儿子刘禅的教育问题。最后,诗人感慨刘备虽然在生前建立了辉煌的事业,但其子刘禅的无能导致了蜀汉的灭亡,留下了“安乐乐其亡”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刘备复杂而多面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成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