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二)赏析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二)

宋 · 苏轼
近从章子闻渠说,苦道商人望汝来。
说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
夷音仅可通名姓,瘿俗无由辨颈腮。
《答策》不堪宜落此,上书求免亦何哉。

注释

章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苦道:苦苦诉说。
商人:可能指期待诗人的人。
望汝来:期盼你的到来。
惭直道:因直言而感到惭愧。
逋翁:隐居的老翁。
凡才:平凡的才能。
夷音:异族语言。
瘿俗:指有特殊风俗的地方。
颈腮:脖子和脸颊。
《答策》:可能指诗人的作品或答复。
宜落此:适合这样的环境。
上书求免:向上书请求免除职务。

翻译

最近我从章子那里听说,他苦于商人们期盼你到来。
游说者如果有灵,也会因直言而感到惭愧,长久隐居的老翁已厌倦了平凡的才能。
异族语言只能勉强交流姓名,那里的风俗无法辨别脖子和脸颊。
《答策》的内容不适合这里,向上书请求免除职务又能怎样呢。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所作,名为《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似乎正处于病中,听说朋友或同僚章子有重要消息要告知,但由于自身的处境和身体状况,感到十分苦恼,因为无法亲自前往。诗中的“渠说”、“商人望汝来”表达了这种期待与无奈。

“说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自谦和对朋友的仰慕之情。诗人认为自己虽然身处下层,但内心充满了高洁的情操,对于世间的才能看得很淡。

“夷音仅可通名姓,瘿俗无由辨颈腮。”这里可能是在形容语言不通或是地方口音难懂,使得交流困难。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个人的孤立感。

最后两句“《答策》不堪宜落此,上书求免亦何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亲自前往的无奈,以及即使想写信请求解脱也感到困惑和无助。整首诗通过对病中境况的描述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深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