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感秋二首(其二)
唐 · 白居易
疏芜南岸草,萧飒西风树。
秋到未几时,蝉声又无数。
莎平绿茸合,莲落青房露。
今日临望时,往年感秋处。
池中水依旧,城上山如故。
独我鬓间毛,昔黑今垂素。
荣名与壮齿,相避如朝暮。
时命始欲来,年颜已先去。
当春不欢乐,临老徒惊误。
故作咏怀诗,题于曲江路。
秋到未几时,蝉声又无数。
莎平绿茸合,莲落青房露。
今日临望时,往年感秋处。
池中水依旧,城上山如故。
独我鬓间毛,昔黑今垂素。
荣名与壮齿,相避如朝暮。
时命始欲来,年颜已先去。
当春不欢乐,临老徒惊误。
故作咏怀诗,题于曲江路。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象和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作。开篇两句“疏芜南岸草,萧飒西风树”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初秋的画面:稀疏的野草覆盖了南边的河岸,而西风吹过,树木沙沙作响。接着,“秋到未几时,蝉声又无数”进一步渲染了季节转换之际蝉鸣四起的情景。
“莎平绿茸合,莲落青房露”中,“莎”指的是水边的草地,诗人通过对草地和莲叶、荷花间露珠的描写,展现了秋天湿润而清新的气息。紧接着,“今日临望时,往年感秋处”表达了诗人在当下所见景象中唤起对过往深秋情境的回忆。
“池中水依旧,城上山如故”两句通过静态的池水和城头上的山脉,传递出一种超越时光变化的永恒感。然而,“独我鬓间毛,昔黑今垂素”则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沉痛反思,诗人哀叹自己的青丝变成了白发,表达了对时间流逝无情和个人的衰老不能抗拒的感慨。
“荣名与壮齿,相避如朝暮”一句中,“荣名”指的是声誉或地位,“壮齿”则象征着青春和力量。诗人感叹这些曾经追求的东西,如同日夜更替般不断离开自己,这种对比强化了时间流逝的无情。
“时命始欲来,年颜已先去”进一步强调了时间对个人生命轨迹的影响:尽管外界的机遇和征兆可能正在向诗人招手,但个人的青春和容颜已经悄然离去。最后,“当春不欢乐,临老徒惊误”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年轻时未能充分享受生命之美好,现在却只能在老龄面前感受到悔恨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青春易逝以及个人的无常命运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