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纪行十四首(荆山)
长淮出两间,中断见斧凿。
洪流受束缚,浪起石斗角。
谁能为此功,在昔大禹作。
至今遗庙存,香火乃寂寞。
我来问邑人,往事竟缅邈。
于时春正深,草木尚荒落。
登临欲开豁,睹兹反不乐。
更伤卞和泣,三献空抱璞。
舟行夜达曙,路入硖石口。
平山带孤城,一塔起高阜。
问知古寿春,地经百战后。
群孽当倡乱,受祸此为首。
彼时土产民,十无一二有。
田野满蒿莱,无复识畎亩。
去程不可稽,欲望敢迟久。
秋日何凄其,严风变阳卉。
嘉节叶重乾,时菊芬且蘼。
临高一远望,俯见城郭里。
三关为襟带,双溪流瀰瀰。
浮云起天末,鸣鸿在中沚。
虽非吾故土,但悦山川美。
独游意尚适,况兹值多士。
珍殽出丰厨,吴萸泛芳醴。
人生虽长寿,良时亦有几。
对此不为欢,忧思何由弭。
鉴此登山悲,飘飖然已矣。
昔闻阳台名,今上阳台路。
我因兴古怀,驱车暂停驻。
馀基尚突兀,云雨自朝暮。
哀猿失故声,野色剩孤树。
当时襄王梦,曾与神女遇。
幽冥事莫测,万载谁能悟。
平原亘千里,巫山渺何处。
凄凉宋公子,深情见遗赋。
客程不论远,所愁在阴晦。
恶风满川来,雨势晚逾倍。
船争急流上,寸进还尺退。
枯葭夹崩沙,路转百数汇。
飒飒孤篷外,琅琅万珠碎。
篙师左右呼,坐客默与对。
去心虽云迫,前途苦茫昧。
德星无复睹,洗耳亦何在。
有怀仰高风,令人发深慨。
前登盌子城,山隘势欲逼。
路回土峭绝,傍夹千仞壁。
石状如矩斲,巨细总方直。
无泉土脉死,草木尽改色。
高巅有保障,重门闭重棘。
阴惨行人险,恶意叵易测。
信知狐鼠辈,得在此中匿。
我生好壮观,努力更攀陟。
立久日将晡,浮云渺乡国。
峰回抱深壑,下视天凿井。
昔人建重关,扼险备边警。
键钥久已绝,垣石尚森整。
峨峨尼父祠,门掩众山静。
曾闻此回辙,无复过斯境。
询知乡老言,此事古未省。
馀氓数家在,破屋暮烟冷。
我行力稍疲,景物不暇领。
且为投宿来,惊风夜愁永。
盘盘羊肠坂,路如羊肠曲。
盘曲不足论,峻陡苦踯躅。
上无树可援,下有石乱蹙。
一步一嗟吁,何以措手足。
途人互相顾,屡见车折轴。
少时徒耳闻,今日亲在目。
不经太行险,那识安居福。
陆行渴怀抱,今渡沁河水。
奔腾走百滩,声远闻数里。
我来坐其涯,肩担欣暂弛。
不意山坞间,偶得见清泚。
连朝尘沙目,豁尔净如洗。
虽云倦行力,对此亦足喜。
南风吹青蒲,白鸥忽飞起。
一水随山根,宛转流出迥。
滩声绕县门,孤城数家静。
风土殊可怪,十人五生瘿。
土屋响牛铎,壁满残日影。
行迟欲问宿,连户皆莫肯。
亭长独见留,半榻亦多幸。
呼童此晚炊,粝饭谷带颖。
野蔌不可得,敢望肉与饼。
途行乃至此,俭素当自省。
巍巍太阴山,厓壁拔崭峭。
积水嵌层墟,凛若太古造。
冻深草木坚,僵立势难挠。
高寒横障空,阳景未尝到。
邻有羲和墓,欲问莫可吊。
如何于此地,独不被临照。
至今山中乌,无性识晴昊。
聊为志其事,因之发长啸。
土谷既深入,高山复㠝岏。
微径才百尺,下转十八盘。
俯临涧壑险,势陡不可看。
乱石斗磊砢,置足恐不安。
长镵那可托,藤蔓无由攀。
寸步每千虑,举动如蹒跚。
心胆掉欲碎,毛发亦为寒。
战兢尚未足,何暇发慨叹。
平生行路心,此日方知难。
空山两高冢,娲皇此中葬。
焦土积层巘,势助殿阁壮。
大哉补天手,功出千古上。
至今炼馀石,火气夜犹放。
轰雷常祓护,烈风日掀荡。
阴林惨可畏,怪木高数丈。
百鸟飞绕枝,欲止不敢向。
地灵气所钟,祭祷土人仰。
经过谒祠下,幸获拜神像。
霍山古北镇,势尊出群麓。
山深异风景,春尽树未绿。
居人苦多寒,凿土为住屋。
屋顶土元厚,亦种麻与菽。
乃知此方民,犹有上古俗。
我欲拜其庙,日斜去程促。
窑烟敛暝色,牛羊半归牧。
征途多崄巇,村馆早寻宿。
词语解释
安居的意思:◎ 安居 ānjū[settle down] 安稳地生活;定居...
百战的意思:多次作战。《吴子·料敌》:“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怠。”《晋书·索綝传》:“大小百战, 綝 手擒贼帅 李羌 。”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六九:“几抛云髻恨金墉,泪洗花颜百战中。” 宋 王安石 《乌江亭》诗:“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迴。”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超勇亲王》:“王阵擒贼首二,皆百战渠魁,贼帅 小策零 堕骑,裸身跨白驼遁。”...
百数的意思:犹言上百个。《吕氏春秋·精谕》:“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居海上从蜻游,蜻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前后左右尽蜻也。”《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虽亡 曹参 等百数,何缺於 汉 ?” 晋 刘琨 《劝进表》:“一角之兽、连理之木,以为休徵者,盖有百数。”用百来计算。《吕氏春秋·原乱》:“三君死,一君虏,大臣卿士之死者以百数。”《汉书·艺文志》:“至 元始 中,徵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於庭中。”...
百鸟的意思:各种禽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天美 禹 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
百尺的意思:(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白鸥的意思:(1).水鸟名。 唐 李白 《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宋 张耒 《望龟山》诗之一:“轻舟渔子犯烟去,照水白鸥窥影飞。” 明 高启 《哭临川公》诗:“竟成黄犬叹,莫遂白鸥期。”(2).比喻白浪。《文选·鲍照<还都道中作>诗》:“腾沙鬱黄雾,飜浪扬白鸥。” 刘良 注:“飜浪有似白鸥鸟也。”...
保障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动)保护;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2) (名)起保护作用的事物。宾语常是名词和名词性词组“生命、成果、财产、民主、权利”等。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外〉日语。 [构成]并列式:保+障 [例句]我们要保障旅客的安全。(作谓语)劳动人民的生活有了保障。(作宾语)[同义]保证...
抱璞的意思:(1).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献璞玉于 厉王 ,玉工说:“石也。” 厉王 以 和 为诳,断其左足。 武王 时复献之,又以为石,断其右足。 文王 即位, 和 抱璞哭泣于 楚山 之下,泪尽继之以血。 文王 乃使玉工剖其璞,得美玉。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抱璞”喻怀才不遇。 汉 东方朔 《七谏》:“ 和 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晋书·应詹传》:“四门开闢,英彦鳧藻,收春华於京輦,採秋实於巖藪,而 泓 抱璞 荆山 ,未剖 和 璧。”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双璧产 荆山 ,望如虹,...
备边的意思:守边。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司户参军 孔宗旦 言于知州 陈珙 宜备边, 珙 不听。”《明史·宋讷传》:“备边在乎实兵,实兵在乎屯田。” 清 恽敬 《逊庵先生家传》:“应詔上备边五策,不报,先生知时事不可为,乃归。”...
北镇的意思:北方的主山。指 医巫闾山 。《旧唐书·礼仪志四》:“五岳、四镇、四海、四瀆,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北岳 恒山 ,於 定州 ;北镇 医巫閭山 ,於 营州 。”《宋史·礼志五》:“立冬祀北岳 恒山 、北镇 医巫閭山 并於 定州 ,北镇就 北岳庙 望祭。” 金 蔡珪 《医巫闾》诗:“ 幽州 北镇高且雄,倚天万仞蟠天东。”...
奔腾的意思:[释义](动)(许多马)奔跑跳跃。 [构成]并列式:奔+腾 [例句]万马奔腾。(作谓语)奔腾的骏马。(作定语)...
彼时的意思:◎ 彼时 bǐshí[that time] 那个时候...
边警的意思:亦作“ 边儆 ”。边境的警报。 宋 刘克庄 《再和实之》之二:“与君未得便安闲,边警偏能恼涧槃。”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唐先生》:“然世庙实以边儆怀怒,托此为词。”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上》:“偶有边警,征兵筹餉,朝发夕至,则粮臺可省,兵额亦可酌裁。”...
补天的意思:(1).古代神话传说, 女娲 炼石补天。《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后遂用作典故。亦常以喻挽回世运。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业类补天,功均柱地。”《旧唐书·音乐志一》:“ 高祖 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八:“许国输九死,补天鍊五色。” 清 屈复 《题元遗山<论诗>后》诗:“今古寧无炼石手,补天原不用金针。”参阅《列子·汤问》。(2).道家养生之法。 ...
不足的意思:[释义](1) (形)不充足;不满(指数目)。 (2) (动)不值得。 (3) (动)不可以;不能。 [构成]偏正式:不〔足 [例句]先天不足。(作谓语)不足挂齿。(作谓语)不这样做;就不足说明问题。(作谓语)[反义]充分、有余...
不意的意思:[释义](动)不料,没想到。 [构成]偏正式:不〔意 [例句]出其不意。(作宾语)不意大雨如注;不能启程。(作谓语)...
不暇的意思:[释义](形)没有时间,忙不过来。 [构成]偏正式:不〔暇 [例句]应接不暇。(作宾语)...
不为的意思:(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3)...
不论的意思:[释义](1) (连)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下文多用“都、总”等副词跟它呼应。不论困难有多大;他都不气馁。 (2) 〈书〉不讨论;不辩论。 [构成]偏正式:不〔论 [例句]这些事今天暂且不论。(作谓语)...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不经的意思:(1).不合常法。《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寧失不经。” 蔡沉 集传:“圣人之法有尽而心则无穷,故其用刑行赏,或有所疑,则常屈法以申恩。”(2).谓不见於经典,没有根据。《汉书·司马迁传赞》:“ 唐 、 虞 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 黄帝 、 顓頊 之事未可明也。” 颜师古 注:“非经典所説。”《魏书·礼志四》:“尚书以礼式不经,请访议事,奉敕付臣,令加考决。”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或谓《礼记》皆 汉 儒傅会之説,语多不经,不必深辩。”(3).谓近乎荒诞,不合常理。《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不敢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不安的意思:◎ 不安 bù’ān(1) [unstable;intranquil;unpeaceful]∶不安宁的世界局势动荡不安(2) [uneasy]∶感到烦恼、不宁或不祥之兆的坐立不安(3) [sorry]∶客套话。表达歉意和感激老来麻烦您,真是不安...
残日的意思:谓夕阳。 唐 李颀 《奉送五叔入京》诗:“云阴带残日,悵别此何时!” 宋 苏舜钦 《春暮初晴自御宿川之华严寺》诗:“残日花间浮暖艷,断云楼外卷轻阴。” 宋 陆游 《晚晴》诗:“雨餘残日入疏篱,变化相乘乃尔奇。” 戴望舒 《夕阳下》诗:“晚云在暮天下散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
草木的意思:(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
层巘的意思:重迭的山峰。 宋 文同 《山斋》诗:“幽斋设横榻,尽日对层巘。” 元 袁桷 《松声楼》诗:“初如盘车出层巘,宛若幽磬穿孤云。” 明 吴海 《夏日燕东皋亭》诗:“展席俯清池,倚槛盼层巘。”...
倡乱的意思:造反,带头作乱。《三国演义》第一回:“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武虚谷》:“甲午秋, 寿张 王伦 倡乱,为 舒文襄公 所扑灭。”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这种骄兵,小不如意,一人倡乱,群起附和。”...
长啸的意思:(1).大声呼叫。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宋 苏轼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渊明 赋《归去》,浩歌长啸老 斜川 。”《群音...
长寿的意思:◎ 长寿 chángshòu[long life;longevity;long-lived] 寿年久长考虑到他小孩时期体弱多病这个事实,他的长寿可说是不简单的...
长淮的意思:指 淮河 。 唐 王维 《送方城韦明府》诗:“高鸟长 淮 水,平芜故 郢 城。”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长 淮 望断,关塞莽然平。” 清 顾炎武 《送归高士之淮上》诗:“送君孤棹上长 淮 ,千里谈经意不乖。”...
长镵的意思:亦作“ 长搀 ”。古踏田农具。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二:“长鑱长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为命。”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三:“长鑱,踏田器也……在园圃区田,皆可代耕,比於钁劚省力,得土又多。古谓之蹠鏵,今谓之踏犁,亦耒耜之遗制也。”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一:“长鑱,踏田器也。鑱比犁鑱,颇狭,制为长柄,谓之长鑱。”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各保身家,长搀白梃,尽成劲旅。”...
朝暮的意思:◎ 朝暮 zhāomù(1) [morning and night]∶清晨和夜晚(2) [from morning till night]∶从早到晚;无时无刻朝暮思念...
尘沙的意思:(1).尘埃与沙土。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疾风千里兮吹尘沙。” 元 虞集 《城东观杏花》诗:“緑水满沟生杜若,暖云将雨少尘沙。” 李季 《玉门儿女出征记》诗十七:“寒流随风漫大地,午夜里风怒号飞卷尘沙。”(2).喻污浊,战乱。 清 顾炎武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诗:“遥望 天寿山 ,犹在浮云间。长叹未及往,尘沙没中原。” 蔡有守 《送陈树人居若明之日本》诗:“乡邦回首尘沙恶,一往夷嵎欲几年。”(3).犹尘世。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不嗟门外尘沙苦,只觉壶中岁月长。” 宋 ...
城郭的意思:◎ 城郭 chéngguō[city walls]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迟久的意思:亦作“遟久”。犹长久。《礼记·乐记》:“若此,则 周 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遟久,不亦宜乎!” 孔颖达 疏:“ 周 之礼乐功大,故作此大武之乐,遅停而久。” 唐 陆龟蒙 《入林屋洞》诗:“真君不可见,焚盥空迟久。” 宋 曾巩 《菜园院佛殿记》:“苟一时之利耳,安能必世百年为教化之渐而待迟久之功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既而迟久乃反,掩扉熟寝矣。”...
春正的意思:正月。语出《春秋·桓公三年》:“春正月。” 汉 李尤 《平乐观赋》:“四表交会,抱珍远并,杂遝归谊,集於春正。” 晋 张骏 《东门行》:“勾芒御春正,衡纪运玉琼。” 徐念慈 《<小说林>缘起》:“《小説林》之成立,既二年有五月,同志议於春正发刊《小説林月刊社报》。”...
春尽的意思:(1).春去,春天结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薪采者也” 汉 何休 注:“金主芟艾,而正以春尽木火当燃之际,举此为文,知庶人采樵薪者。” 唐 柳宗元 《别舍弟宗一》诗:“ 桂岭 瘴来云似墨, 洞庭 春尽水如天。”《辽史·营卫志中》:“弋猎网钩,春尽乃还。”(2).谓青春逝去或容颜衰减。 明 高启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诗:“闭门春尽无人问,縞袂春裙不理妆。”...
此地的意思: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寸进的意思:◎ 寸进 cùnjìn[a little progress] 微小的进步略有寸进寸进尺退(指进步少,退步多)...
寸步的意思:◎ 寸步 cùnbù[a tiny step] 极小的步子,比喻极短或极小的距离寸步难行...
措手的意思:[释义](动)着手处理,应付。 [构成]动宾式:措|手 [例句]措手不及。(作主语)...
达曙的意思:犹达旦。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四:“蛟鼉潜寐不知醒,达曙忽睹三高崧。”...
大禹的意思:对 夏禹 的美称。《书·大禹谟》:“曰若稽古 大禹 。” 孔 传:“ 禹 称大,大其功。”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大禹 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当时的意思:[释义](名)就在那个时刻,立刻。 [构成]偏正式:当(时 [例句]当时我正上小学。(作状语)...
德星的意思:(1).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认为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史记·孝武本纪》:“望气 王朔 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食顷復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 汉 家封禪,天其报德星云。’” 司马贞 索隐:“今按:此纪唯言德星,则德星,岁星也。岁星所在有福,故曰德星也。”《史记·天官书》:“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於有道之国。”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四:“ 陈仲弓 从诸子姪造 荀季和 父子,於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北史·韦敻传》:“ 弘正 乃赠诗曰:‘德...
登山的意思:◎ 登山 dēngshān[climb] 徒步爬山;体育运动的一种它的计划包括几次登山...
登临的意思:◎ 登临 dēnglín[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地灵的意思:(1).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韩诗外传》卷八:“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 明 何景明 《上李时楼方伯》诗:“由来天运復,谁谓地灵偏!”(2).谓土地山川灵秀。 隋 姚察 《游明庆寺诗》:“地灵居五浄,山幽寂四禪。”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地灵草木得餘润,鬱鬱古柏含苍烟。”...
地经的意思:犹地图。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二》:“ 白塔桥 边卖地经,长亭短驛甚分明。”...
殿阁的意思:(1).殿堂楼阁。《汉书·王莽传下》:“夏,蝗从东方来,蜚蔽天,至 长安 ,入 未央宫 ,缘殿阁。” 唐 元稹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荣光飘殿阁,虚籟合笙竽。”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树木丛阴中,殿阁屹然四五所。”(2). 宋 代大学士皆带殿阁衔,以崇其资望,如 集贤殿 、 右文殿 之类。 明 清 两代,大学士为内阁长官,仍以殿阁名入衔,如 明 之 中极殿 、 建极殿 、 文华殿 、 武英殿 、 文渊阁 、 东阁 ; 清 之 保和殿 、 文华殿 、 武英殿 、 文渊阁 、 东阁 、 体...
斗角的意思:动物以角相抵而斗。 马寒冰 《我的心飞向尼罗河畔》:“她又气又羞,挥起了那黑色的鞭子,想打又不忍打地,把斗角的羊儿哄散。”...
独游的意思:见“ 独游 ”。亦作“ 独游 ”。1.独自游玩。《后汉书·桥玄传》:“ 玄 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执之……就 玄 求货, 玄 不与。” 唐 杜牧 《秋晚与人期游樊川不至》诗:“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2).指独自出游者。 南唐 李中 《秋雨》诗:“疏篷谁断梦,荒径独游稀。”(3).指隐逸避世,寄情山林。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跨世凌时,远蹈独游,瞻望往代,爰想遐踪。” 唐 皎然 《别山》诗:“自许战胜心,弥高独游步,如何区中事,奈我林栖趣。”...
独见的意思:(1).独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谓能见人所不能见者。《吕氏春秋·制乐》:“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 唐 柳宗元 《天爵论》:“盹盹於独见,渊渊於默识,则明者又其一端耳。”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然而他已怀独见,以为智识阶级独斗政府,革命殊难于成功。”(2).指一己之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魏晋宋诗》:“予撰五言诗,於 魏 独取 阮籍 为一卷,而别於...
断见的意思:佛教谓人之见有两种:一为常见,二为断见。不知己身及诸外物常住,而反以身死为断灭之见称断见。参阅《涅槃经》二七、《大智度论》七。参见“ 断常 ”。...
多幸的意思:(1).犹侥幸。《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宋书·沉庆之传》:“上逼令作诗…… 庆之 口授之曰:‘微命值多幸,得逢时运昌。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岗。辞荣此圣世,何媿 张子房 。’” 南朝 梁 丘迟 《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小臣信多幸,投生岂酬义。”(2).犹庆幸。客套话。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缘昨到来,未获参謁,儻能暂垂见过,实为多幸。”《水浒传》第二二回:“ 柴大官人 见了 宋江 ,拜在地下,口称道:‘端的想杀 柴进 ,天幸今日甚...
多士的意思:古指众多的贤士。也指百官。《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 文王 以寧。”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多士成大业,羣贤济弘绩。”《北齐书·慕容绍宗传》:“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当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羣英。” 清 黄遵宪 《陆军官学校开校》诗:“广厦千万间,多士宅尔宅。”...
恶意的意思:[释义](名)坏的用意。 [构成]偏正式:恶(意 [例句]怀有恶意。(作宾语)[反义]善意、好意、好心[同音]遏抑...
恶风的意思:(1).狂风。 唐 杜甫 《渼陂行》:“鼉作鲸吞不復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陈毅 《野营》诗:“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2).以喻政治上的邪恶势力。(3).坏风气,陋习。...
峨峨的意思:◎ 峨峨 é’é(1) [high]∶山体高大陡峭(2) [tall and impressive (appearance) ]∶态度庄重严肃...
扼险的意思:控制要害。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李昭德 ﹞假权制物,扼险凌人,刚愎有餘,而恭宽不足,非谋身之道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入洛》:“会 赵葵 南仲 、 范武仲 、 全子才 三数公惑於降人 谷用安 之説,谓非扼险无以为国,於是守 河 据 关 之议起矣。”《宋史·冯拯传》:“备边之要,不扼险以制敌之衝,未易胜也。”...
耳闻的意思:[释义](动)听说。 [构成]主谓式:耳|闻 [例句]耳闻了这件事。(作谓语)...
芳醴的意思:香甜的美酒。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宴安逸豫,清醪芳醴,乱性者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冲觉寺》:“芳醴盈罍,嘉宾满席。”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肆金尊,澄芳醴。”...
方直的意思:(1).指人品端方正直。 汉 陆贾 《新语·慎微》:“然后忠良方直之人,则得容於世而施於政。”《南史·蔡兴宗传》:“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羣臣……唯 兴宗 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魏知古 ,性方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少女﹞望见 王 ,秋波频顾,眉目含情…… 王 素方直,至此惘然若失。”(2).指形状方正。 唐 元稹 《有酒》诗之二:“尚思天地之始名,一元既二分浊清,地居方直天体明。”...
飞起的意思:(1).向上飞离。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 宋 孙光宪 《八拍蛮》词:“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2).扔起。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她飞起一块石头,那颗枣儿就落在前面地下了。”...
风土的意思:◎ 风土 fēngtǔ[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customs] 指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等...
风日的意思:(1).风与日。谓风吹日晒。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指天气;气候。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尔堪 《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3).犹风光。 唐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枕》:“ 元 陈孚 诗:‘ 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 清 姚鼐 《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
风景的意思:[释义](名)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构成]并列式:风+景 [例句]风景区。(作定语)...
风变的意思:(1).指狂风或风灾。 唐 陆敬 《游隋故都》诗:“水鬭宫初毁,风变鼎将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门之西,旧有核桃、枣树数株,乃二百餘年所培植者,逆 贤 因 天启 二年夏风变,伐去,以便跑马耳。” 萧红 《生死场》三:“深秋秃叶的树,为了惨厉的风变,脱去了灵魂一般吹啸着。”(2).指《诗·国风》中的“变风”部分。 隋 王通 《中说·事君》:“敢问列国之风变,伤而不怨,郡县之政变,怨而不伤,何谓也?”参见“ 变风 ”。...
丰厨的意思:大的厨房。亦借指丰盛的肴馔。《魏书·魏操传》:“平北哀悼,祭以丰厨。” 唐 皇甫湜 《庐陵香城寺碣》:“列库丰厨,危危掀掀。”...
俯临的意思:(1).居高临下。 唐 李中 《庐山》诗:“ 靖节 门遥对, 庾公 楼俯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琅邪秦碑》:“ 诸城 琅邪臺 秦 碑,石壁俯临海岸,高数十丈。”(2).屈尊下临。 宋 王安石 《答交代张廷评启》:“更书始下,已倾自附之诚;赐问俯临,重荷相存之意。”(3).下至。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一:“帝渥俯临,舆情共庆。”...
浮云的意思:◎ 浮云 fúyún(1) [floating clouds](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斧凿的意思:◎ 斧凿 fǔzáo(1) [ax and chisel]∶斧子和凿子(2) [artificial]∶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斧凿痕◎ 斧凿 fǔzáo[pitching chisel,pitching tool] 在石面凿棱用的凿子...
改色的意思:◎ 改色 gǎisè(1) [change colour](2) 变成另一种颜色面不改色(3) 通过与另一种颜色或另一种浓淡的色彩搀和而改变色调...
改色的意思:◎ 改色 gǎisè(1) [change colour](2) 变成另一种颜色面不改色(3) 通过与另一种颜色或另一种浓淡的色彩搀和而改变色调...
篙师的意思:撑船的熟手。 唐 杜甫 《水会渡》诗:“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宋 叶适 《上滩》诗:“篙师上滩时,面作石皤样;及其进尺寸,乃在一偃仰。” 明 何景明 《进舟赋》序:“有老篙师进舟意颇閒。” 清 孙枝蔚 《与张虞山等醉饮夜归》诗:“篙师笑问归何晚,定是论文向二丘。”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五篇:“ 陈泰 记所闻於篙师者,则云 宋 之为人勇悍狂侠,与他书又正反。”...
篙师的意思:撑船的熟手。 唐 杜甫 《水会渡》诗:“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宋 叶适 《上滩》诗:“篙师上滩时,面作石皤样;及其进尺寸,乃在一偃仰。” 明 何景明 《进舟赋》序:“有老篙师进舟意颇閒。” 清 孙枝蔚 《与张虞山等醉饮夜归》诗:“篙师笑问归何晚,定是论文向二丘。”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五篇:“ 陈泰 记所闻於篙师者,则云 宋 之为人勇悍狂侠,与他书又正反。”...
蒿莱的意思:(1).野草;杂草。《韩诗外传》卷一:“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蒿莱。”《后汉书·独行传·向栩》:“﹝ 向栩 ﹞及到官,略不视文书,舍中生蒿莱。” 唐 杜甫 《夏日叹》诗:“万人尚流冗,举目惟蒿莱。”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2).草野。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一:“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唐 岑参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诗:“还须及秋赋,莫即隐蒿莱。” 黄侃 《效庾子山<咏怀>》:“我本蒿莱人,焉能知治乱?”...
蒿莱的意思:(1).野草;杂草。《韩诗外传》卷一:“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蒿莱。”《后汉书·独行传·向栩》:“﹝ 向栩 ﹞及到官,略不视文书,舍中生蒿莱。” 唐 杜甫 《夏日叹》诗:“万人尚流冗,举目惟蒿莱。”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2).草野。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一:“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唐 岑参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诗:“还须及秋赋,莫即隐蒿莱。” 黄侃 《效庾子山<咏怀>》:“我本蒿莱人,焉能知治乱?”...
高山的意思:(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
高山的意思:(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
高寒的意思:◎ 高寒 gāohán(1) [high and cold] 地势高而寒冷高寒山区(2) ;比喻人的品格清高绝俗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语博好官?—— 宋· 杨万里《长句寄周舍人子充》...
高寒的意思:◎ 高寒 gāohán(1) [high and cold] 地势高而寒冷高寒山区(2) ;比喻人的品格清高绝俗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语博好官?—— 宋· 杨万里《长句寄周舍人子充》...
高阜的意思:(1).高的土山。《吕氏春秋·爱类》:“ 河 出 孟门 ,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丙午,詔都部署 高行周 督众攻城,帝登高阜以观之。” 清 王苏 《坐大楼》诗:“奴子一挥手,礮声响高阜。”(2).犹高起。《三国演义》第一○七回:“此城山势高阜,必然水少,须出城取水,若断其上流, 蜀 兵皆渴死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即在自己所紥之衙门附近选一高阜地方,或在屋顶上,令人坐立。”...
高阜的意思:(1).高的土山。《吕氏春秋·爱类》:“ 河 出 孟门 ,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丙午,詔都部署 高行周 督众攻城,帝登高阜以观之。” 清 王苏 《坐大楼》诗:“奴子一挥手,礮声响高阜。”(2).犹高起。《三国演义》第一○七回:“此城山势高阜,必然水少,须出城取水,若断其上流, 蜀 兵皆渴死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即在自己所紥之衙门附近选一高阜地方,或在屋顶上,令人坐立。”...
高风的意思:(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高风的意思:(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公子的意思:◎ 公子 gōngzǐ[son of a high official] 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大公子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故土的意思:[释义](名)故乡。 [构成]偏正式:故(土 [例句]叶落归故土。(作宾语)...
孤篷的意思:(1).孤舟的篷。 宋 朱熹 《水口行舟》诗之一:“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捲孤篷看,依旧青山緑水多。”(2).常用以指孤舟。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诗之三:“孤篷半夜无餘事,应被严滩聒酒醒。” 宋 范成大 《过松江》诗:“去年匹马兀春寒,今此孤篷窘秋热。” 明 无名氏 《赠书记·认女作子》:“怜伊漂泊逐孤篷,抚育朝昏伴老翁。” 清 陈维崧 《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系数词楮尾》词:“水鸟斜飞,又逐孤篷一夜归。” 于右任 《嘉陵江上看云歌赠子元省三陆一》诗...
孤城的意思:(1).孤立无援的城。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然 即墨 大夫以孤城独守,六年不下。” 晋 潘岳 《马汧督诔》:“ 敦 固守孤城,独当羣寇,以少御众,载离寒暑。”《旧唐书·忠义传下·张巡》:“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折寇》:“嘆孤城此日,危如卵纍。” 茅盾 《子夜》十四:“打仗的事神妙不可测;有时一道防线,一个孤城能支持半年六个月。”(2).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
古北的意思:见“ 古北口 ”。...
过谒的意思:顺道往访;前往谒见。《后汉书·梁冀传》:“ 南郡 太守 马融 、 江夏 太守 田明 初除,过謁 不疑 。”《资治通鉴·汉桓帝元嘉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言过其门,因而謁之,礼不专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步出夏门行》:“过謁王父母,乃在 太山 隅。”...
河水的意思:◎ 河水 héshuǐ[river water] 河里的水,含有碳酸盐、硫酸盐及钙等溶解物与海水主要含有氯化物和钠有区别...
何在的意思:[释义](代)〈书〉在哪里。 [构成]动宾式:何|在 [例句]理由何在?(作谓语)...
何由的意思: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
何以的意思:[释义](1) (代)〈书〉用什么。何以教我。(作状语) (2) (代)为什么。既经说定;何以变卦?(作状语) [构成]动宾式:何|以...
何暇的意思:(1).哪里有闲暇。 三国 魏 韦曜 《博弈论》:“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临事且犹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躭?”(2).引申为哪里谈得上。《庄子·人间世》:“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若造次徙於山林之中,植於宫闕之下,虽壅之以黑坟,暖之於春日,犹不救於枯槁,何暇繁育哉?” 晋 卢谌 《赠崔温》诗:“苟云免罪戾,何暇收民誉?”(3).犹岂但。《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十八...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洪流的意思:[释义](名)巨大的水流。 [构成]偏正式:洪(流 [例句]春暖雪融的时候;洪流的冲刷力特别猛烈。(作定语)...
轰雷的意思:响雷。《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 曹 家百万兵。”《红楼梦》第九六回:“外头轰雷一般,几个小厮齐声答应。” 茅盾 《子夜》三:“轰雷似的一声喝采!”...
狐鼠的意思:城狐社鼠。喻小人,坏人。《文选·沉约<奏弹王源>》:“虽埋轮之志,无屈权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李善 注引《晏子春秋》:“ 景公 问 晏子 曰:治国亦有常乎?对曰:谗佞之人,隐在君侧,犹社鼠不熏也,去此乃治矣。” 宋 文天祥 《御试策一道》:“此何等狐鼠辈,而陛下以身庇之。”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 蓟门 朝士多狐鼠,旧日鬚眉化儿女。”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 上海 一切如故,出版界上,仍然狐鼠成群。”...
互相的意思:[释义](副)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构成]并列式:互+相 [例句]他们经常互相帮助。(作状语)...
怀仰的意思:仰慕。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徒恨身奉甘旨,不得旦夕於几杖之侧,禀教诲,俟讲画,不胜驰恋怀仰之至。”...
怀抱的意思:[释义](1) (动)抱在怀里(基本义):她怀抱婴儿。(作谓语) (2) (名)胸前。睡在母亲的怀抱。(作宾语)回到祖国的怀抱。(作宾语) (3) 心里存有。怀抱着远大的理想。(作谓语) [构成]偏正式:怀〔抱...
荒落的意思:◎ 荒落 huāngluò(1) [lonely and desolate]∶荒凉冷落荒落的古寺(2) [rusty]∶荒疏衰退...
回抱的意思:犹环抱。 唐 皮日休 《蓝田关铭》序:“覩山形关势,迴抱于天,秀欲染眸,危将惊魄。”...
豁尔的意思:(1).开裂断缺貌。(2).觉醒貌。 晋 刘伶 《酒德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3).开阔;开朗。 唐 白居易 《青毡帐十二韵》:“傍通门豁尔,内密气温然。” 唐 陆龟蒙 《幽居赋序》:“其间豁尔,此外萧然。” 前蜀 韦庄 《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诗:“对酒暂时情豁尔,见华依旧涕潸然。”...
霍山的意思:(1).在 山西省 霍县 东南。《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 内曰 冀州 ,其山镇曰 霍山 。” 郑玄 注:“ 霍山 在 彘阳 。”按 彘阳 后汉 时改 永安县 ,即今 山西省 霍县 。(2). 安徽 天柱山 的别名。在 安徽省 潜山县 。 汉武帝 以 衡山 辽旷,移岳祠于 天柱山 ,以后俗人呼之为南岳,故又名 天柱山 为 霍山 。《汉书·武帝纪》“登 灊 天柱山 ” 唐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灊音若潜,南岳 霍山 在 灊 , 灊 ,县名,属 庐江 。’ 文颖 曰:‘ 天柱山 在 灊...
火气的意思:[释义](1) (名)中医指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他的病是由火气上升引起的。(作宾语) (2) (名)怒气;暴躁的脾气。人不大;火气倒不小。(作主语) [构成]偏正式:火(气 [同音]火器...
寂寞的意思:[释义](1) (形)孤单冷清。 (2) (形)清静;寂静。 [构成]并列式:寂+寞 [例句]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真是很寂寞。(作谓语)寂寞的原野。(作定语)...
积水的意思:◎ 积水 jīshuǐ(1) [ponding]∶指由于堵塞或未能排除而积聚的水(2) [hydrops]∶空腔器官内积聚液体而膨胀...
急流的意思:(1).湍急的水流。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 江 介多悲风, 淮 泗 驰急流。”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之一:“急流腾飞沫,回风起 江 濆。”(2).谓水流疾速流动。 唐 许浑 《谢亭送别》诗:“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3).比喻官场中复杂的斗争。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 刘瞻 ﹞孤贫有艺,虽登科第,不预急流。”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恁莫痴,争似 张良 会归,急流中身先退。” 清 杜濬 《肥水先生忽有居》诗:“急流未必从君退,且喜归怀有...
居人的意思:◎ 居人 jūrén[inhabitant] 住在家里的人;居民巷无居人...
嘉节的意思:美好的节日。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颂表》:“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 唐 韩愈 《荐士》诗:“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清 周亮工 《除夕向芝麓借书守岁用七十老人朱静一韵》之一:“老友 定山 残衲子,嘉节念客不为欢。”...
键钥的意思:指锁。亦比喻事物的关键。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逮史变为经,又以兹书为二家之键钥。”...
涧壑的意思:(1).溪涧山谷。 南朝 梁 孔焘 《往虎窟山寺》诗:“苹荇缘涧壑,萝葛蔓松楠。” 宋 苏轼 《虎丘寺》诗:“阴风生涧壑,古木翳潭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二:“作诗多有佳句,其《过潁亭》云:‘九山西络烟霞去,一水南吞涧壑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滑县之捷》:“贼皆溃散,坠涧壑死者无算。”(2).指隐居处。 明 陈济生 《怀友》诗:“烟霞共照鬚眉色,著述堪娱涧壑心。”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诗:“忽下弓旌召,难为涧壑留。”...
俭素的意思:俭省朴素。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古之圣人惧其如此,故明俭素之道,显谦恭之义,使富者不极其欲,贵者不博其高。”《陈书·虞荔传》:“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二:“至於宴犒之事未尝刻薄,而居常奉身,过於俭素。” 宋 司马光 《训俭示康》:“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周善培 《致尹张两都督书》:“俭素之家,自书籍数万卷外,更无可为惜念之物。”...
肩担的意思:肩负,担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这每取经后不肯随 三藏 ,肩担着扫箒藤杖,簇捧着箇杀人和尚。”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谈薮》:“ 明首座 ,东南行脚僧也。有母八十餘,尝肩担而行。”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 苏 字的不用中锋,连真带草,正合于这种生活方式,所以它也就肩担了流行的命运。”...
见遗的意思:被遗弃。《南史·杨公则传》:“昔 廉颇 、 马援 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 唐 李颀 《不调归东川别业》诗:“寸禄言可取,託身将见遗。”赠送给我。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三》:“近有 张生 者, 晋 司马华 九世孙,不远千里,以 孔子 木履一枚见遗,云传宝已二百年。”...
僵立的意思:◎ 僵立 jiānglì[stand straight motionlessly] 直立不动僵立倚壁。——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焦土的意思:[释义](名)烈火烧焦的土地。形容建筑物、庄稼等毁于炮火之后的景象。 [构成]偏正式:焦(土 [例句]战争过后;只剩下一片焦土。(作宾语)...
嗟吁的意思:伤感长叹。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耽眠稀醒素,凭醉少嗟吁。” 元 张可久 《一半儿·落花》曲:“枝上翠阴啼鷓鴣。谩嗟吁,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婚姻已定难更改,空自嗟吁气恼添。”...
襟带的意思:(1).衣襟和腰带。《后汉书·蔡邕传》:“ 邕 性篤孝,母常滞病三年, 邕 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2).谓山川屏障环绕,如襟似带。比喻险要的地理形势。 汉 张衡 《东京赋》:“苟民志之不谅,何云巖险与襟带。”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 三秦 六辅之奥区,五岳四瀆之襟带。” 清 侯方域 《定鼎说》:“闻之正位居体者,以中夏为喉舌,不以关陲为襟带也。”(3).比喻切于实用,不可暂离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夫《尔雅》者, 孔 徒之所纂...
今上的意思:称当代的皇帝。《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上初即位。” 唐 韩愈 《欧阳生哀辞》:“今上初,故宰相 常衮 为 福建 诸州观察使,治其地。”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食货》:“今上即位之初,锦衣卫旗校革三万一千八百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且喜今上性喜文墨。”...
今日的意思:[释义](名)今天。 [构成]偏正式:今(日 [例句]参观团今日到达。(作状语)...
景物的意思:[释义](名)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 [构成]并列式:景+物 [例句]山川秀丽;景物宜人。(作主语)[同音]憬悟...
惊风的意思:◎ 惊风 jīngfēng[infantile convulsion] 小儿病名。急惊风、慢惊风的统称...
荆山的意思:(1).山名。在今 湖北省 南漳县 西部。 漳水 发源于此。山有 抱玉岩 ,传为 楚 人 卞和 得璞处。《书·禹贡》:“导 嶓冢 ,至于 荆山 。” 孔 传:“ 荆山 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禹贡》:‘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 。’盖即 荆山 之称,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2).山名。在今 陕西省 富平县 西南。相传 禹 铸鼎于此。《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至于 荆山 。” 孔颖达 疏:“《地理志》云:《禹贡》北条 荆山 在 冯翊 怀德县 南。”《后汉书·...
经过的意思:[释义](1) (动)通过(处所、时间、动作等)(基本义)。从北京坐火车到广州经过武汉。(作谓语) (2) (名)过程;经历。厂长向来宾报告建厂经过。(作宾语) (3) (介)同名词、动词或主谓短语组成介词结构;表示产生某种情况的必要过程。经过大会讨论;这项议案得到了完满解决。 [构成]动补式:经〈过...
久已的意思:◎ 久已 jiǔyǐ[long ago] 早已;早就这件事我久已忘却了...
举动的意思:[释义](名)动作,行动。 [构成]并列式:举+动 [例句]他举动缓慢;真是老了。(作谓语。...
巨细的意思:◎ 巨细 jùxì[(things) big and small] 大小(事情)政无巨细,皆断于相。——《史记·田儋传》...
慨叹的意思:◎ 慨叹 kǎitàn[sigh with regret] 感慨叹息...
开豁的意思:(1).形容思想或胸怀开阔。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夫其明济开豁,包含弘大,陵轢卿相,謿哂豪杰。”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侍郎开豁亮直,足以起士气;高明宏远,足以壮天朝。”《红楼梦》第一二○回:“太太这么一想,心里便开豁了。”(2).解除;消除。 唐 李白 《赠别从甥高五》诗:“积蓄万古愤,向谁得开豁?”(3).形容空间开阔明朗。 宋 范成大 《早发周平驿过清烈祠下》诗:“登岭既开豁,入林更清凉。” 元 迺贤 《李老谷》诗:“峯迴稍开豁,夕阳散微影。” 孙中山 《建国方略·第二...
渴怀的意思:渴念的心怀。《三国演义》第七六回:“今君侯英风震於华夏,使敌人闻之不胜嘆羡。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 明 李贽 《又与从吾书》:“闻 霍邱 有高中门生,便一往贺,顺道至此,慰我渴怀,然后赴京,不亦可歟?”...
客程的意思:(1).旅程。 唐 岑参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诗:“ 楚 云引归帆, 淮水 浮客程。” 宋 晁补之 《吴松道中》诗:“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明 袁宏道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所嗟人异路,不畏客程多。”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十二:“客程过大雪,家信只空函。”(2).借指旅途生涯。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四折:“我覷了这穷客程,旧行装,我可甚么衣锦还乡?”...
可畏的意思:(1).令人畏惧。《书·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孔颖达 疏:“言君可畏者岂非民乎?”《左传·文公七年》“夏日之日也” 晋 杜预 注:“夏日可畏。”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孙文定》:“目睢盱可畏。”(2).令人敬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仙乐隐隐以引前,天女依依而后送,一道光明可畏。” 宋 曾巩 《王无咎字序》:“ 补之 明经术,为古文辞,其材...
可怪的意思:令人诧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刘将军 生平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 宋 苏轼 《上韩太尉书》:“士大夫皆自洗濯磨淬,戮力於王事,而不敢为非常可怪之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慢》词:“可怪近来,传语也无箇。”...
空山的意思: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琅琅的意思:[释义](拟)金石相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 [构成]叠音式...
磊砢的意思:亦作“磊坷”。亦作“磥砢”。1.众多委积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蜀 石黄碝,水玉磊砢。” 郭璞 注:“磊砢,魁礨貌也。” 吕向 注:“磊砢,相委积貌。”一本作“ 磊珂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巨石磥砢,交积隍涧。”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百川萃南州,水族何磊砢。” 清 张廷璐 《岍山招游云龙山用东坡答吕梁仲屯田韵》:“古藤倒垂猿狖挂,怪石磥砢熊羆蹲。”(2).指众多委积的石头。 宋 梅尧臣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幽径石》:“缘溪去欲远,磊砢忽碍行。” 清 陈...
粝饭的意思:糙米饭。《尸子》卷上:“珍羞百种而 尧 糲饭菜粥。”《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晚乃溺信佛道,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糲饭而已。”《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五年》:“ 迪简 无以犒士,乃设糲饭与士卒共食之。” 胡三省 注:“糲饭,脱粟饭也。” 清 唐孙华 《夏日盛暑贫甚戏作》诗:“菁羹糲饭吾能给,若比 焦先 未是穷。”...
连朝的意思:犹连日。 唐 杜甫 《奉赠卢参谋》诗:“説诗能累夜,醉酒或连朝。” 元 戴表元 《招子昂饮歌》:“不见朱楼高到天,凤簫龙管连朝起。”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逼束风愈怒。”...
两间的意思:谓天地之间。指人间。 唐 韩愈 《原人》:“形於上者谓之天,形於下者谓之地,命於其两间者谓之人。”《宋史·儒林传五·胡安国》:“愿彊於为善,益新厥德,使信於诸夏,闻於夷狄者,无曲可议,则至刚可以塞两间,一怒可以安天下矣。” 金 陈赓 《宣宗挽词》:“俭德高千古,鸿勋际两间。”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那时节立朝纲当辩姦,我这里正气漫漫塞两间。” 鲁迅 《集外集·题<徬徨>诗》:“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徬徨。”...
良时的意思:美好的时光;吉时。旧题 汉 苏武 《诗》之三:“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唐 杜甫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诗:“ 新亭 有高会,行子得良时。” 清 李渔 《奈何天·忧婚》:“良时已近,你可收拾起身,我在中堂候你上轿。”...
烈风的意思:◎ 烈风 lièfēng[strong gale] 劲风,强风。风速为每小时47到54英里的风——即九级风...
临照的意思:本谓天日之照耀。多喻指君王的仪范或恩德。《左传·桓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朝覲之礼容,临照之恩泽,衣之锦絮,饲之酒食,使展事而去,都中无留外国宾。”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以陛下之临照,谁敢不应之以公?”...
灵气的意思:(1).指人对外物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管子·内业》:“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2).聪慧或秀美的气质。 晋 傅玄 《鸿雁生塞北行》:“退哀此秋兰,草根絶,隋化扬。灵气一何忧(优)美,万里驰芬芳。”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淮山 桂偃蹇, 蜀郡 桑重童。枝条亮眇脆,灵气何由同?” 刘学锴 等集解:“灵异之气。” 明 吴承恩 《画松》诗:“风云暗淡藏灵气,月露庄严有异姿。”《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实在天地间的灵气,独钟在这些女子身上了。” 鲁迅 《<伪自由书...
令人的意思:◎ 令人 lìngrén[cause people;make one] 使人令人发指令人兴奋...
路心的意思:道路中央。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御街》:“路心又安朱漆杈子两行。” 杨朔 《木棉花》:“﹝警察﹞站在路心指挥着来来往往的脚踏车、车仔、汽车。”...
茫昧的意思:[释义](形)〈书〉模糊不清。...
毛发的意思:◎ 毛发 máofà(1) [hair(on the human body and head)]∶人的体毛和头发(2) [pelage]∶ 哺乳动物身上的一层毛...
缅邈的意思:久远;遥远。《文选·潘岳<寡妇赋>》:“遥逝兮逾远,缅邈兮长乖。” 吕延济 注:“缅邈,长远貌。” 唐 张说 《游洞庭湖湘》诗:“缅邈 洞庭 岫,葱蒙水雾色。” 明 汤显祖 《邯郸记·织恨》:“望断银河心缅邈,恨蓬首居然织作。” 清 顾炎武 《与王虹友书》:“惟是筋力衰隤,山川缅邈。”...
暝色的意思:暮色;夜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唐 杜甫 《光禄坂行》:“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茅盾 《子夜》一:“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 浦东 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
冥事的意思:阴间的事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 丁 素走无常,谈次,翁輒问以冥事, 丁 对语涉幻,翁不深信,但微哂之。”...
暮烟的意思:亦作“墓烟”。傍晚的烟霭。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唐 王昌龄 《留别郭八》诗:“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前蜀 韦庄 《夜景》诗:“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擣暮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至 靖 ,暮烟四合矣。”见“ 暮烟 ”。...
乃至的意思:[释义](连)甚至。也说乃至于。 [构成]偏正式:乃〔至...
南风的意思:◎ 南风 nánfēng[souther;south wind] 从南边吹来的风...
能为的意思:(1).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后用作能有所为或有所作为之意。《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则是王失之於 齐 而取偿於 秦 也,而 齐 赵 之深讎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2).本领;能耐。《红楼梦》第四八回:“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管桦 《清风店》二:“我不戴见这种人。他有多大能为,我不戴见他。”...
尼父的意思:亦称“ 尼甫 ”。对 孔子 的尊称。 孔子 字 仲尼 ,故称。《左传·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呜呼哀哉, 尼父 !无自律。” 汉 班固 《白虎通·圣人》:“ 孔子 反宇,是谓 尼甫 。” 唐 李涉 《怀古》诗:“ 尼父 未适 鲁 ,屡屡倦迷津。” 明 冯梦龙 《<山歌>叙》:“ 桑间 濮 上,《国风》刺之, 尼父 録焉。”...
牛铎的意思:(1).牛铃。亦指牛铃声。《晋书·荀勗传》:“初, 勖 於路逢 赵 贾人牛鐸,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 赵 之牛鐸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鐸,果得谐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世传 明皇 宿上亭,雨中闻牛鐸声,悵然而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适大车数辆远远至,牛鐸錚然。”(2).借指人材。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世非无爨桐之患,而患无 蔡邕 ;世非无牛鐸之患,而患无 张华 。”...
努力的意思:[释义](动)尽量使出力量,多用于口语。 [构成]动宾式:努|力 [例句]努力工作。(作状语)[同义]竭力、尽力、极力、勤奋...
攀陟的意思:攀登。 唐 戴公怀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当思共攀陟,东南看斗牛。” 明 刘基 《游云门记》:“虽有层峦復冈,而无梯磴攀陟之劳。”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水声石色,冷人心骨,不復知有攀陟之苦。”...
蹒跚的意思:◎ 蹒跚 pánshān[walk haltingly;stagger] 腿脚不灵便,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天禄行蹒跚。——皮日休《上真观》。天禄,兽名。一个喝醉酒的驾驶员在他的车周围蹒跚...
盘羊的意思:◎ 盘羊 pányáng[argali] 一种大型的野羊( Ovis ammon ),具一对巨角,广泛分布亚洲中部和东北部的高山地区,可能并非家绵羊之直接祖先,有些权威认为某些亚种为脂尾绵羊的祖型...
盘曲的意思:◎ 盘曲,蟠曲 pánqǔ,pánqǔ[tortuous] 曲折盘绕...
盘盘的意思:◎ 盘盘 pánpán[twists and turns] 曲折回环的样子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唐· 杜枚《阿房宫赋》...
飘飖的意思:(1).风吹貌。《文选·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飘颻兮,谷水漼以扬波。” 刘良 注:“飘颻,风驰皃。” 晋 傅玄 《杂诗》:“清风何飘颻,微月出西方。” 明 何景明 《落叶哀蝉曲》:“凉风飘颻兮吹玉阶,秋叶颯兮鸣蝉哀。”(2).飘荡;飞扬。 汉 边让 《章华台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 唐 武元衡 《寓兴呈崔员外诸公》诗:“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颻十里雪如风。”《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綉带飘颻,花枝招展。”(3).形容动荡、起伏。 晋 陶潜 《闲情赋》:“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颻而不安。” ...
平原的意思:[释义](名)起伏极小的广大平地。 [构成]偏正式:平(原 [例句]这一带都是平原。(作宾语)...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破屋的意思:(1).破陋的房屋。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四:“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一片月落牀,四壁风入衣。” 宋 苏轼 《纸帐》诗:“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宋史·隐逸传下·刘愚》:“﹝ 徐氏 ﹞遂归于 愚 ,居破屋中,一事机杼。”(2).击穿房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俄顷,疾雷破屋,女已无矣。”...
起石的意思:指 黄初平 叱石成羊的故事。相传 黄初平 ,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带他到 金华山 石室中修炼,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 初起 行山寻索,遂得相见。问 初平 :“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 初起 往视之,但见白石而还。 初平 与俱往看之,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事见《说库》卷二引 晋 葛洪 《神仙传》。《艺文类聚》卷九四、《太平广记》卷七引《神仙传》作“ 皇初平 ”。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初平 起石, 左慈 掷杯。”...
凄其的意思:悲凉伤感。 晋 陶潜 《自祭文》:“故人悽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文选·谢灵运<初发石头城>诗》:“钦圣若旦暮,怀贤亦悽其。” 李善 注:“ 毛萇 《诗》传曰:‘其,辞也。’” 唐 皎然 《同李洗马入馀不溪经辛将军故城》诗:“壁垒今犹在,勋庸近可思,苍然古溪上,川逝共悽其。” 清 边大绶 《虎口馀生》:“传语相见,相对悽其。”(1).寒凉貌。《诗·邶风·绿衣》:“絺兮綌兮,凄其以风。”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往新安桐庐口》诗:“絺綌虽凄其,授衣尚未至。” 宋 汪元量 《满江红·吴江秋夜》词:...
凄凉的意思:[释义](1) (形)寂寞冷落;凄惨(多用于形容环境或景物)。深秋时人们常有一种凄凉的感觉。(作定语) (2) (形)悲伤。眼神凄凉。(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凄+凉...
前途的意思:[释义](名)原指前面的路程,比喻将来的光景,强调发展的道路和趋势。 [构成]偏正式:前(途 [例句]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作主语)[同义]前程...
前登的意思:(1).先锋;打头阵。《后汉书·袁绍传》:“ 绍 先令 麴义 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使 张辽 、 关羽 前登,击破,斩 良 ( 颜良 )。”(2).向前登上;前路。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前登 阳城 路,日夕望三川。” 唐 杜甫 《桔柏渡》诗:“无以洗心胸,前登但山椒。”...
千仞的意思: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清 方文 《陈卧子子龙》诗:“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千虑的意思:(1).反复思考。 唐 张九龄 《荆州作》诗之一:“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2).极言忧虑之多。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自在南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復千虑。”...
千里的意思:◎ 千里 qiānlǐ[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千古的意思:[释义](1) (名)长远的年代。 (2) (名)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 [构成]偏正式:千(古...
峭绝的意思:(1).陡削耸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城在 川 北源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絶。”《新唐书·南蛮传下·扶南》:“居山穴,四面峭絶,人莫得至。”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石洞方广可三丈,左壁峭絶直出。”(2).形容性格严正。 宋 叶适 《<东溪先生集>序》:“ 庆元 元年,还至 南徐州 ,病甚,腰膂不能据身,脉乍有乍无,神将离形,犹峭絶凛立,谆谆皆仁义语。”...
亲在的意思:◎ 亲在 qīnzài[dasein] [存在主义]∶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真实的实在或存在...
晴昊的意思:晴空。 唐 杜甫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 明 屠隆 《昙花记·东游仙都》:“翠榭红亭,半出晴昊。”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层冰积压忽一摧,天崩地坼空晴昊。”...
情见的意思:情感流露。《礼记·乐记》:“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 孔颖达 疏:“情见,谓 武王 伐 紂 之情见於乐也。”犹意见。《金史·张万公传》:“得非卿有所言,朕有不从者乎?或同列情见不一,而多违卿意邪?”...
清泚的意思:(1).清澈。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疎芜,寒流自清泚。” 唐 费冠卿 《枕流石》诗:“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宋 欧阳修 《荷花赋》:“阴曲池之清泚,漾波纹之奫沦。”《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试临渊》诗:“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风亭月榭,杏坞桃溪,云楼上倚晴空,水阁下临清泚。” 清 钱谦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诗:“四山歌吹罢,落月汎清泚。”(...
青蒲的意思:(1).即蒲草。水生植物。嫩者可食,茎叶可供编织蒲席等物。 唐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鸬鹚堰》诗:“乍向红莲没,復出青蒲颺。” 宋 苏轼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 清 郑燮 《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词:“正青蒲水面,红榴屋角。” 郭沫若 《女神·晴朝》:“哦,一湾的碎玉!无限的青蒲!”(2).指天子内庭。《汉书·史丹传》:“ 丹 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 丹 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以青规地曰青蒲,自非皇后不得至此。...
秋日的意思:(1).秋天。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嘆。” 晋 潘岳 《秋兴赋》:“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唐 王维 《出塞作》诗:“暮云空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鵰。”(2).秋天的太阳。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春风夕来,秋日晨映,独酌南轩,拥琴孤听。” 南朝 梁 江淹 《望荆山》诗:“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唐 杜甫 《雨》诗之一:“秋日新霑影,寒江旧落声。”(3).秋季的白昼。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六:“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
驱车的意思:◎ 驱车 qūchē[drive] 乘车或驾车驱车来到国宾馆,首相已在迎门口迎候...
去程的意思:去路。 唐 张祜 《玉环琵琶》诗:“宫楼一曲琵琶声,满眼云山是去程。” 宋 张先 《卜算子慢》词:“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畎亩的意思:◎ 畎亩 quǎnmǔ[field] 田地,田间,田野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子下》...
然已的意思:犹而已。《管子·版法解》:“然则君子之为身无好无恶然已乎?”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七:“然犹而也……然已,而已也。”...
人生的意思:[释义](名)人的生存和生活。 [构成]偏正式:人(生 [例句]人生观。(作定语)[同音]人声...
日影的意思:◎ 日影 rìyǐng[shadows cast by the sun] 日光照射物体所成的阴影...
如何的意思:[释义](代)怎么,怎么样。 [构成]动宾式:如|何 [例句]近况如何?|此事如何办理?(作状语)...
飒飒的意思:◎ 飒飒 sàsà[rustle;sough] 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秋风飒飒寒雨飒飒...
三献的意思:(1).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仪礼·聘礼》:“荐脯醢,三献。”《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卿一人……郊祀之事,掌三献。”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三:“三献欲终侵曙色,百神齐下散天香。” 明 杨慎 《江祀记》:“肃将天祝,幽赞于神明,举爟张乐,三献望燎已,事乃竣。”(2).三种祭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祭礼有腥、燖、熟三献。”(3).三次呈献。 唐 韩愈 《孟生诗》:“ 卞和 试三献,期子在秋砧。”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还赵州...
三关的意思:(1).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 上党关 、 壶口关 、 石陉关 。约在今之 山西 东南部。《后汉书·冯衍传上》:“夫 上党 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彊敌?” 李贤 注:“三关,谓 上党关 、 壶口关 、 石陘关 。”(2) 阳平关 (今 陕西 沔县 西)、 江关 (今 四川 奉节 东)、 白水关 (今 四川 旧 昭化 西北)。《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 刘禪 入臣。” 李善 注:“蜀有 阳平 、 江关 、 白水关 。”(3) 平靖关 、 武胜关...
森整的意思:(1).严整;完整。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安国寺神》:“﹝ 鐃州 安国寺 长老﹞明夜梦五伟人,衣冠森整,同列而拜曰弟。” 明 张羽 《晋冀纪行》诗:“键钥久已絶,垣石尚森整。”(2).茂密而整齐。 明 许浩 《两湖麈谈录》:“ 南京 太平门 有堤,树木森整,远望如画。”...
山坞的意思:◎ 山坞 shānwū[col] 山中较平的一块地...
山根的意思:◎ 山根 shāngēn(1) [radix nasi]∶鼻梁的别名。古人认为可作心望诊的参考,因其位于阙庭之下,又称为下极(2)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山脚...
山带的意思:指环绕峰岩的带状白云。 唐 韩翃 《送客归江州》诗:“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溼荷裳已报秋。”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卷一:“ 张野 《庐山记》:‘天将雨,则有白云冠峰,或亘巖中,俗谓之山带,不出三日,必雨。’”...
山川的意思:◎ 山川 shānchuān[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山岳、江河祖国壮丽的山川...
上阳的意思:(1).谓天上的阳气。《汉书·五行志上》:“ 刘歆 以为上阳施不下通,下阴施不上达,故雨。”(2). 唐 宫名。 唐 杜牧 《洛阳》诗:“疑有女蛾西望处, 上阳 烟树正秋风。”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春光又入 上阳 间,日绕龙鳞识圣颜。”参见“ 上阳宫 ”。...
上古的意思:◎ 上古 shànggǔ[ancient times] 较早的古代,中国多指商周秦汉这个时期...
少时的意思:◎ 少时 shǎoshí[after a little while] 过了不大一会儿;不多时少时风雨大作◎ 少时 shàoshí[in the cradle] 年幼时;少年时期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深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透过外表;达到事物内部或中心。深入下层。(作谓语) (2) (动)基本义:深刻;透彻。深入地分析。(作状语) [构成]偏正式:深〔入...
深情的意思:[释义](名)深厚的感情。 [构成]偏正式:深(情 [例句]对祖国有着无限深情。(作宾语)...
深壑的意思:◎ 深壑 shēnhè[deep gully] 很深的山沟或大坑...
神像的意思:[释义](1) (名)神佛的图像、塑像。 (2) (名)旧时指遗像。 [构成]偏正式:神(像...
神女的意思:◎ 神女 shénnǚ(1) [goddess]∶女神巫山神女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2) [prostitute]∶旧指妓女...
时菊的意思:应时开的菊花。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二:“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唐 韦应物 《九日沣上作》诗:“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
石斗的意思:(1).石和斗。量器。借指数量。《史记·货殖列传》:“ 白圭 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欲长钱,取下穀;长石斗,取上种。”(2).美石琢成的酒器。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 张以言 诗﹞如 甘州 石斗,色泽似玉,肤理粗漫。”...
受祸的意思:遭受灾祸。《左传·昭公十三年》:“不杀 弃疾 ,虽得国,犹受祸也。”...
手足的意思:◎ 手足 shǒuzú(1) [brothers]∶指兄弟亲如手足(2) [act]∶指举动、动作手足无措(3) [henchmen]∶指党羽,爪牙广有手足(4) [hand and foot]∶手和脚...
数家的意思:擅长术数的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历人取其年月,数家隆於神运,谱谍独记世謚。” 司马贞 索隐:“谓阴阳术数之家也。”《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 颜师古 注:“数家,术数之家也。” 宋 陈亮 《量度权衡策》:“ 汉 至 建元 、 元狩 之间,而数家之学始盛。”...
鼠辈的意思:◎ 鼠辈 shǔbèi[mean fellow;scoundrels] 犹言小子。行为不正或无足轻重的人——骂人的话鼠辈安敢如此...
束缚的意思:[释义](动)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构成]并列式:束+缚 [例句]严格规定束缚了人们的行动。(作谓语)[同义]约束[反义]解放...
双溪的意思:(1).水名。在 浙江 。附近风景幽美。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径出 梅花桥 , 双溪 纳归潮。” 王琦 注引 薛方山 《浙江通志》:“ 双溪 在 金华县 南,一曰 东港 ,一曰 南港 。 东港 之源出 东阳 之 大盆山 ,过 义乌 ,合众流西行入县境,又合 杭慈溪 、 白溪 、 东溪 、 西溪 、 坦溪 、 玉泉溪 、 赤松溪 之水,经 马铺岭 石碕巖 ,下与 南港 会。 南港 之源出 縉云 之 黄碧山 ,过 永康 武义 入县境,又合 松溪 、 梅溪 之水,经 屏山 西北行,与 ...
太阴的意思:◎ 太阴 tàiyīn[moon] 〈方〉∶月亮...
太古的意思:[释义](名)最古的时候(指人类还没有开化的时代)。 [构成]偏正式:太|古 [同音]太谷...
滩声的意思: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诗:“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元 萨都剌 《晓上石壁滩》诗:“ 龙溪 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
藤蔓的意思:◎ 藤蔓 téngmàn[vine] 见“藤本植物”...
田野的意思:◎ 田野 tiányě[open country;field] 野外,田地旷野春日的田野开满了鲜花...
天末的意思: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 汉 张衡 《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 唐 杜甫 《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寄徐二义尊大梁》词:“故人天末不见,使我思华年。” 叶圣陶 《夜》:“狗吠声同汽车的呜呜声远得几乎渺茫,好象在天末的那边。”...
停驻的意思:住止;停止。《三国志·魏志·王基传》:“议者咸以 俭 钦 慓悍,难与争锋,詔 基 停驻。” 闻一多 《李白之死》诗:“那被酒催迫了的呼吸几乎也要停驻。”...
亭长的意思:(1). 战国 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 秦 汉 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和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亦设亭长,职责同上。 东汉 后渐废。《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 泗水 亭长。” 张守节 正义:“ 秦 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主亭之吏。”(2). 唐 代尚书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设亭长,掌省门开闭和通传等事务。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 唐 祕书省吏凡六十七人,...
投宿的意思:[释义](动)(旅客)找地方住宿。我们无处~了。(作谓语)...
途人的意思:(1).路上行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丧师衰绖》:“吁,圣远言湮,世道不古久矣!朝为师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 曹亚伯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夜》丙:“何至如低徊 易水 ,凭吊 夷门 ,竟足令过客欷歔,途人感泣。”(2).谓成为不相识的人。《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矧令守制三年,仳离千里,不谐伉儷,从此途人。” 清 冯桂芬 《宗法论》:“国之人大半有四宗,无五宗,渐且涣散,渐且途人。”...
涂山的意思:◎ 涂山 Tú Shān(1) [Tushan] 传说禹会诸侯及娶妻之地方禹合诸侯于 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涂山者, 禹所取妻之山也。——《越绝书·记地传》(2) 具体位置说法不一,一说在今浙江西北,一说在安徽蚌埠西...
突兀的意思:[释义](形)高耸:山石~。...
土元的意思:即土鳖,可入药。《解放军报》1974.8.12:“药配齐了,又遇到了邮寄的问题。有些药不能跑味,香油不能洒,土元(一种甲虫)要活的,怎么解决?他们请求邮局的同志协助。”...
土屋的意思:◎ 土屋 tǔwū[earth house] 用土筑成的房屋...
土人的意思:◎ 土人 tǔrén(1) [aborigines]∶发达地区的人对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人的称呼(有轻蔑意)(2) [original inhabitants]∶土著...
土脉的意思:亦作“ 土脉 ”。语出《国语·周语上》:“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 韦昭 注:“脉,理也。”此谓土壤开冻松化,生气勃发,如人身脉动。后以“土脉”泛指土壤。 唐 韩愈 《苦寒》诗:“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 宋 曾巩 《诸寺观祈雨文》:“春气已中,农功方急,而膏泽未洽,土脉尚乾。” 元 翁合老 《春日田园杂兴》诗:“土脉正融催觳觫,林阴微合听钩輈。” 清 唐甄 《潜书·性才》:“十月之间,阳虽存而不用,不能疏土脉,鼓万物,谓之无阳。”见“ 土脉 ”。...
土谷的意思:土地神和五谷神。 清 黄宗羲 《迁祠记》:“其餘如 虞国 石孝子 之祠,当年应皆载在祀典,今孝子烝尝,止於私门, 虞国 祭赛,化为土穀,岂不以离城之故哉?”...
土产的意思:[释义](1) (形)某地出产的。 (2) (名)某地出产的富有地方色彩的产品。 [构成]偏正式:土(产 [例句]他带了些土产回家。(作宾语)...
娲皇的意思:即 女娲氏 。 唐 王勃 《七夕赋》:“ 媧皇 召 巨野 之龙, 庄叟 命 雕陵 之鹊。” 宋 秦观 《代贺坤成节表》:“断鼇立极,追配於 媧皇 ;用楫济川,责成於 傅説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篱边兀坐村夫子,极口 媧皇 会补天。”参见“ 女媧氏 ”。...
宛转的意思:◎ 宛转 wǎnzhuǎn(1) [mediate;help to effect a compromise]∶圆场;圆成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索性做个宛转。——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2) [pass through many hands and places]∶辗转路宛转石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宛转而不卧(3) [mild and indirect;tactful]∶婉转...
往事的意思:◎ 往事 wǎngshì[history;the past;past events] 从前的事情往事历历在目...
巍巍的意思:[释义](形)形容高大。 [同音]微微...
微径的意思:小路。《六韬·军用》:“狭路微径,张铁蒺藜。” 唐 杜甫 《飞仙阁》诗:“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 宋 杨万里 《纪罗杨二子游南岭石人峰》诗:“初嫌微径无人踪,行到半岭径亦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復从南坡下得微径,下一里餘而东抵坑底。” 清 金农 《樊口西郊行药》诗:“此閒微径僻,斜景闭墟落。”...
未足的意思:(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未省的意思:未曾,没有。 唐 白居易 《寻春题诸家园林》诗:“平生身得所,未省似而今。”《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剜眼截头之苦行,未省施为;捨身捨命之殊因,何曾暂作?” 蒋礼鸿 通释、“﹝未省,﹞未曾,没有。” 宋 柳永 《鹤冲天》词:“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箇。” 宋 苏轼 《再游径山》诗:“平生未省出艰险,两足惯曾行犖确。”...
未尝的意思:[释义](1) (副)未曾;不是;没有。 (2) (副)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意思跟“不是(不、没)”相同;但口气更委婉。 [构成]偏正式:未〔尝 [例句]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建议。(作状语)[同音]胃肠...
为首的意思:◎ 为首 wéishǒu[headed by;stand at the head of;in the foreground] 当领头的人;担任领导以老张为首的代表团...
为此的意思:◎ 为此 wèicǐ[by this;in this connection;for this purpose;to this end] 因为这个;有鉴于此我们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
问知的意思:向有知识的人请教。《韩非子·解老》:“众人不肯问知听能,而圣人强以其祸败适之,则怨。”...
我行的意思: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我生的意思:(1).我之行为。《易·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孔颖达 疏:“我生,我身所动。” 朱熹 本义:“我生,我之所行也。”(2).生我者。指母亲。《后汉书·崔駰传》:“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 李贤 注:“我生,谓母也。”...
屋顶的意思:◎ 屋顶 wūdǐng[roof;housetop] 房屋或构筑物外部的顶盖,包括屋面以及在墙或其它支撑物以上用以支承屋面的一切必要材料和构造长长的内部有一个漂亮的五彩装饰的露木屋顶...
巫山的意思:(1). 战国 宋玉 《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为 高唐 之客。闻君游 高唐 ,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 巫山 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 阳臺 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之立庙,号曰 朝云 。”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 五代 冯延巳 《鹊踏枝》词之七:“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 巫山 路。”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通嚭》:“今夜同欢会,梦魂飞, 巫山 一对暮云归。”《西湖佳话·西泠韵迹》:“但求一见...
五生的意思:宋 元 以来,每于农历七月初七前将绿豆、小豆(赤豆)、小麦等用水浸入磁器内,待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线束之,置小盆中,七夕供奉,俗谓种生。此类以五彩线所系之物谓之“五生”。见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 元 杜仁杰 《集贤宾·七夕》套曲:“金盆内种五生,琼楼上设筵席。”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绿窗遗稿》引 元 孙淑 诗:“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隣家小女都相学,鬭取金盆看五生。”...
无由的意思:◎ 无由 wúyóu[have no way (of doing sth.)] 没有门径或机会相见无由...
无性的意思:佛教语。一切诸法无实体,谓之“无性”。 唐 皎然 《妙喜寺赋得夜磬送吕评事》:“幽僧悟真定,归客忘远别,寂歷无性中,真声何起灭?” 宋 苏轼 《方丈记》:“地狱天宫,同为浄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无复的意思:(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
羲和的意思:(1). 羲氏 和 和氏 的并称。传说 尧 曾命 羲仲 、 羲叔 、 和仲 、 和叔 两对兄弟分驻四方,以观天象,并制历法。《书·尧典》:“乃命 羲 和 ,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2).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楚辞·离骚》:“吾令 羲和 弭节兮,望 崦嵫 而勿迫。” 王逸 注:“ 羲和 ,日御也。”《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天文训》:“爰止 羲和 ,爰息六螭,是谓悬车。”原注:“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 御之。”(3).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太阳的母亲。《山海经·大荒南经》:...
溪流的意思:◎ 溪流 xīliú[brook;rivulet] 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洗耳的意思:(1).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汉 赵岐 注:“乐道守志,若 许由 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尧 让天下於 许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阳, 箕山 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欲闻之,洗耳於 潁水 滨。”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李建勋 ﹞尝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节安柄,叩之,声极清越。客有谈及猥俗之语者,则击玉磬数声於耳。客或问之,对曰:‘聊代洗耳。’” 清 顾炎武 《寄次耕时被荐...
昔人的意思:◎ 昔人 xīrén[the ancient people] 前人;古人...
下视的意思:(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县门的意思:古时守城之闸板,安装于内城门,无事则悬起,寇至则下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众车入自 纯门 ,及逵市。县门不发。” 杜预 注:“县门,施於内城门。”《左传·襄公十年》:“ 偪阳 人啟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 郰 人 紇 抉之。” 孔颖达 疏:“县门者,编版广长如门,施关机以县门上,有寇则发机而下之。”《墨子·备城门》:“故凡守城之法,备城门为县门沉机,长二丈,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汉 桓宽 《盐铁论·毁学》:“无仁义之德而有富贵之禄,若蹈坎穽,食於县门之下。”县衙。 唐 王建 《田家行》:“田...
香火的意思:◎ 香火 xiānghuǒ(1) [joss sticks and candles burning at a temple]∶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香火甚盛(2) [burning joss stick]∶燃点的香用香火点爆竹...
相顾的意思:(1).相视;互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乃称 史迁 著书,諮 东方朔 ,於是 桓谭 之徒,相顾嗤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而相顾不发,中外失望。”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嗣闻为余,皆相顾欷歔曰:‘此老尚无恙耶!此吾儕命蹇故也。’”(2).互相照顾;互相照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平时酒杯往来,如...
乡老的意思:(1).《周礼》官名。地官之属。掌六乡教化,每二乡由三公一人兼任。在朝谓之“三公”,在乡谓之“乡老”。《周礼·地官·序官》:“乡老,二乡则公一人。” 郑玄 注:“老,敬称也。王置六乡,则公有三人也。三公者,内与王论道,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乡之教,其要为民,是以属之乡焉。”一说,乡老为致仕之尊官,或乡党重望,故尊之曰公,非朝廷公卿。既无职掌,其人亦不必备。参阅 清 李惇 《群经识小·乡老乡大夫》。(2).指乡里年高德劭的人。 唐 卢纶 《送菊潭王明府》诗:“唯应理农后,乡老贺君闲。”《清平山堂话本·羊角...
乡国的意思:(1).故国。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吾已絶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復乡国。” 唐 张籍 《送新罗使》诗:“悠悠到乡国,还望海西天。”《白雪遗音·马头调·昭君出塞》:“恼恨 毛延寿 ,与你何仇将俺害,(到得此地来,)弄的俺抛离乡国。”(2).家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 唐 杜俨 《客中作》诗:“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 清 顾炎武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三年干戈暗乡国,有兄不得归塋域。”...
信知的意思:深知,确知。 唐 杜甫 《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太平广记》卷九九引 唐 唐临 《冥报记·李大安》:“於是叹异,信知圣教不虚,遂加崇信焉。”...
心胆的意思:(1).心和胆。常以喻胆量。《三国志·魏志·锺会传》:“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以破故也。”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你一定要买,也该回来和你爹商酌商酌嘛。你心胆太大了。”(2).指心。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四折:“至今説起,俺这心胆还是磕扑磕扑的跳。”(3).心志。《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
性识的意思:(1).天分,悟性。 南朝 梁 沉约 《神不灭论》:“其愚者则不辨菽麦,其悖者不知爱敬,自斯以上,性识渐弘。” 唐 无名氏 《冥音录》:“长女适邑人 丁玄夫 ,性识不甚聪慧。”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夫文字之见,随所触感,各肖其性识才学以出,其浅深高下不同之致,奚啻九级之臺乎?”(2).佛教称众生的根性心识。《隋书·经籍志四》:“初, 释迦 説法,以人之性识根业各差,故有大乘小乘之説。”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盖怨毒之念,根於性识。”...
行夜的意思:巡夜。《汉书·鲍宣传》:“ 贤 父子坐使天子使者将作治第,行夜吏卒,皆得赏赐。” 颜师古 注:“为 贤 第上持时行夜者。音下更反。” 杨树达 窥管:“ 宋 孔平仲 《珩璜新论》云:行夜如今持更,持时如今报时。《汉官仪》:黄门持五夜,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亦如今五更也。”《汉官解诂》“卫尉” 汉 胡广 注:“从昏至晨,分部行夜。夜有行者,輒前曰:‘谁,谁?’”...
行险的意思:(1).做冒险的事;走危险的路。《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郑玄 注:“险,谓倾危之道。” 孔颖达 疏:“小人以恶自居,恒行险难倾危之事,以徼求荣幸之道。” 唐 柳宗元 《与杨诲之第二书》:“今子又以行险为车之罪。夫车之为道,岂乐於行险耶?度不得已而至乎险,期勿败而已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是此一书者,非阐明词学之书,乃教人行险播恶之书也。”(2).特指行于水上。《史记·河渠书》“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 裴駰 集解引《尸子》:“行涂...
行人的意思:◎ 行人 xíngrén[pedestrian]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行路的意思:◎ 行路 xínglù[passerby]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骨肉为行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严风的意思:寒风。 南朝 宋 袁淑 《效古》诗:“四面各千里,从横起严风。” 唐太宗 《出猎》诗:“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 清 刘震 《送罗万峰》诗:“严风西北来,辕马鸣萧萧。”...
仰高的意思:(1).谓仰慕高尚的德行。语本《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汉 班昭 《东征赋》:“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 宋 曾巩 《与定州韩相公启》:“虽未得就诸生之列,请益于诗书;犹足以闻长者之风,仰高于道谊。”(2).犹高攀。指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西游记》第六四回:“ 杏仙 尽有仰高之情,圣僧岂无俯就之急?如不见怜,是不知趣了也。”...
阳台的意思:◎ 阳台 yángtái[verander;porch;balcony] 从房屋墙面伸出的平台...
阳景的意思:阳光。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南朝 梁 沉约 《修竹弹甘蕉文》:“阳景所临,由来无隔。”《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早晨浓阴大雾,旋即开晴,阳景舒长,天气亦热。”...
阳卉的意思:生长在向阳坡面上的草木。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凄凄阳卉腓,皎皎寒潭洁。” 清 顾炎武 《帝京篇》:“海槎天上隔,阳卉日边荣。”...
羊肠的意思:(1).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尉缭子·兵谈》:“兵之所及,羊肠亦胜,锯齿亦胜,缘山亦胜,入谷亦胜。”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路失羊肠险,云横雉尾高。” 清 陈维崧 《青玉案·移寓积翠阁用艺香词韵》词:“梯空架就羊肠路,领俊鶻,穿烟去。”如:羊肠小道。(2).山名。《楚辞·大招》:“西薄 羊肠 ,东穷海只。” 洪兴祖 补注:“《战国策》注云: 羊肠 , 赵 险塞名,山形屈辟,状如羊肠。今在 太原 晋阳 之西北。”《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山? 会稽 、 太山 、 王屋 、 首山 、 太...
窑烟的意思:烧制砖瓦陶瓷等的灶里冒出的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雷》:“及午, 介山 上有黑云,气如窰烟。须臾蔽天,注雨如綆,风吼雷震,凡损麦千餘顷。”...
野蔌的意思:野蔬。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宋 陆游 《农家》诗:“谿碓新舂白,山厨野蔌香。”...
野色的意思: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冀城北原作》诗:“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宋 王安石 《见远亭一绝上王郎中》诗:“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朝外看那沿河景致……却也有野色撩人。”...
意尚的意思:思虑;志向。《三国志·吴志·周泰传》:“ 策 讨六县山贼, 权 住 宣城 ,使士自卫,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围落,而山贼数千人卒至。”《南齐书·王晏传》:“ 晏 子 德元 有意尚,位车骑长史。”《新唐书·刘子玄传》:“时宰相 韦巨源 、 纪处訥 、 杨再思 、 宗楚客 、 萧至忠 皆领监修, 子玄 病长官多,意尚不一。”...
邑人的意思:◎ 邑人 yìrén[townspeople] 同邑的人率妻子邑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邑人奇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谒于邑人。邑人以为荣。——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亦何的意思: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已矣的意思:◎ 已矣 yǐyǐ(1) [finish;be over](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一二的意思:◎ 一二 yī-èr(1) [just a few;one or two]∶一两个;少数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2) [a little]∶一点点,一些略知一二(3) [a few]∶少数;一两个邀请一二知己(4) [one by one]∶逐一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一步的意思:(1).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朱子语类》卷二:“只似在圆地上走,一人过急一步,一人差不及一步,又一人甚缓,差数步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儿离得远如一步也。”(2).谓步伐一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收拾行李,一步地都行上,两口儿眉头暂开放。”(3).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务的某一段。《景德传灯录·灵龛禅师》:“出处非千佛,春来草自清,问碌碌地时如何?试进一步看。”...
阴山的意思:◎ 阴山 Yīn Shān[the Yinshan Mountains]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东西走向,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山顶海拔2000—2400米。山地大部由古老变质岩组成,在断陷盆地中有沉积岩分布。煤、铁和稀土金属等矿藏丰富。以狼山最为干旱,大青山较湿润。山坡低处为草地...
阴林的意思:茂林。因树木众多,浓荫蔽日,故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柟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樝梨梬栗,橘柚芬芳。” 颜师古 注:“阴林,言其树木众而且大,常多阴也。”...
阴晦的意思:◎ 阴晦 yīnhuì[dark and gloomy] 阴暗;阴沉阴晦的脸色...
阴惨的意思:(1).语本《文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薛综 注:“阳谓春夏,阴谓秋冬。”后因以“阴惨”指人悲伤的感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阳舒阴惨,生民大情,忧合欢离,品物恒性。”(2).指秋冬节序。 唐 白居易 《岁晚旅望》诗:“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参见“ 阴阳惨舒 ”。(3).暗淡凄惨。 茅盾 《子夜》七:“电灯的黄光落到她那个穿了深蓝色绸旗袍的颀长身体上,也显得阴惨沉闷。”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一:“而更重要的是--我的这些邻居们莫不各自守着一...
幽冥的意思:◎ 幽冥 yōumíng(1) [dim]∶昏暗;暗昧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淮南子·说山训》(2) [the nether world]∶指阴间冤魂痛于幽冥。——《后汉书·袁谭传》倘或天门闭上,你还说幽冥文书送到兜率宫去的。——《西游记》...
忧思的意思:◎ 忧思 yōusī(1) [care for]∶忧虑日夜忧思(2) [be thoughtful with anxiety]∶忧虑的心绪...
有怀的意思:犹有感。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观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怀,乃作颂焉。”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有怀谁能已,聊用申苦难。” 元 萨都剌 《秋日病起池上》诗:“有怀谁与言,独立心自省。”...
逾倍的意思:超过一倍。 唐 高彦休 《阙史·御楼前一日雨》:“先是有以隻轮载土而鬻者,每乘不逾三十钱,至是幸时之急,遂高其价,逾倍方止。”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筹议朝鲜讲求武备疏》:“ 光绪 元、二年间,亦曾自製后门枪,因工费甚鉅,较之购自外洋者价几逾倍,即经停止。”...
欲望的意思:◎ 欲望 yùwàng(1) [desire]∶对能给以愉快或满足的事物或经验的有意识的愿望(2) [lust]∶强烈的向往(3) [sexual desire]∶肉欲或性欲...
雨势的意思:◎ 雨势 yǔshì[rain tendency] 降雨的状况...
于时的意思:◎ 于时 yúshí[for the moment;then;at that time] 介宾词组。在这个时候,当时于时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于此的意思:(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远闻的意思:声名远播。《楚辞·九章·抽思》:“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姜亮夫 校注:“远闻,谓声闻之远也。”...
远望的意思:(1).向远处看。《楚辞·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后汉书·光武帝纪论》:“及始起兵还 舂陵 ,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远望渔舟,不阔尺八。”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登塔远望,极目天云。”(2).弩名。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剑名大伤,角星主之;弩名远望,张星主之;戟名大将军,参星主之也。”(3).弩神名。《艺文类聚》卷六十引《太公兵法》:“弩之神,名 远望 。”...
云雨的意思:◎ 云雨 yúnyǔ(1) [cloud and rain]∶云和雨(2) [sexual intercourse]∶指男女合欢...
云起的意思:如云涌起。比喻众多的事物一下子出现。《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汉 刘歆 《甘泉宫赋》:“离宫特观,楼比相连,云起波骇,星布弥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自 后汉 以来,碑碣云起。”《云笈七籤》卷二八:“糗粮山积,匠石云起。” 汪辟疆 《唐人小说·<玄怪录>叙录》:“且小説自 贞元 、 元和 之间,作者云起,情文交互。”...
云渺的意思:高远貌。 宋 苏轼 《鹊桥仙·七夕》词:“ 緱山 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牛騃女。” 宋 吴文英 《珍珠帘·春日客龟溪过贵人家隔墙闻箫鼓声疑是按舞伫立久之》词:“麟带压愁香,听舞簫云渺。”...
在昔的意思:从前;往昔。《书·洪范》:“我闻在昔, 鯀 陻洪水,汩陈其五行。” 汉 班固 《东都赋》:“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习诈而夸,著流风於在昔;多盗与讼,号难治於当今。”...
在目的意思:在眼前;在视线之中。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出无时,飞电常在目。”《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只见前堂东轩与那聚赌的小阁,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却无一个人影。”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况復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羣之令誉,捷径在目,斯不惮竭蹶以求之耳。”...
暂停的意思:◎ 暂停 zàntíng[suspend]停止一段时间暂停出版一种杂志...
凿井的意思:◎ 凿井 záojǐng[dig a well] 挖掘井...
战兢的意思:(1).畏惧戒慎貌。《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 阴后 ,夙夜战兢。”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夫战兢则彝伦叙,怠荒则姦宄作。” 清 顾炎武 《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叹昔尝忧患,先人独战兢。”参见“ 战战兢兢 ”。(2).恐惧发抖。《东周列国志》第九三回:“不料军中不戒,有犯王躬。 寤生 不胜战兢觳觫之至!”《明史·方国珍传》:“子姓不戒,潜搆衅端,猥劳问罪之师,私心战兢,用是俾守者出迎。”参见“ 战战兢兢 ”。...
战后的意思:◎ 战后 zhànhòu[postwar] 某次战争以后战后问题...
征途的意思:◎ 征途 zhēngtú(1) [journey]∶远行的途程艰险的征途(2) [warpath]∶比喻出征之路途革命征途...
踯躅的意思:◎ 踯躅 zhízhú(1) [pace up and down;loiter around]∶徘徊不前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始踯躅于燥吻。——《文选》(2) [tread]∶用脚踏地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
至今的意思:◎ 至今 zhìjīn(1) [up to now]∶直至此刻至今杳无音信(2) [to this day;so far]∶直到今天...
至此的意思:◎ 至此 zhìcǐ(1) [here]∶到此你领着他们向前走,至此停下(2) [so far]∶到此时至此,共有五十个人报名(3) [to this extent]∶达到这种情形事情缘何至此?...
重门的意思:(1).谓层层设门。 汉 张衡 《西京赋》:“重门袭固,姦宄是防。” 晋 左思 《蜀都赋》:“华闕双邈,重门洞开。” 唐 杜甫 《彭衙行》:“延客已曛黑,张灯啟重门。” 宋 张先 《青门引》词:“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2).宫门;屋内的门。《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吕向 注:“重门,帝宫门也。”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价重 铜龙楼 ,声高重门侧。” 宋 张元干 《怨王孙》词:“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 明 陈汝元 《金莲记...
重关的意思:险要的关塞。 康有为 《过虎门》诗:“ 粤 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鬭事何存?”(1).层层的宫殿门或屋门。 汉 王充 《论衡·雷虚》:“王者居重关之内,则天之神宜在隐匿之中。王者居宫室之内,则天亦有太微、紫宫、轩辕、文昌之坐。” 唐 李嘉祐 《送陆士伦宰义兴》诗:“知君日清浄,无事掩重关。” 明 边贡 《再送王文熙》诗:“明发不在兹,重关为谁掩。” 清 顾炎武 《元日》诗:“肃然至殿门,双扉护重关。”参见“ 重门 ”。(2).两道闭门的横木。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种麻的意思:◎ 种麻 zhǒngmá[the female plant of hemp] 苴麻...
中沚的意思:浊中,小洲里。《诗·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沚。” 毛 传:“中沚,沚中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覿游女於水滨,燿神景於中沚。” 宋 晁补之 《题周廉彦所收李甲画》诗之二:“戏鸭眠鳧满中沚, 衡阳 无意更南飞。”...
中断的意思:◎ 中断 zhōngduàn[interrupt;discontinue;suspend;come to stop;break down (off)] 半中间发生阻隔、停顿或故障而断开交通中断比赛中断...
珠碎的意思:(1).喻伤子,亦泛指人亡。 北周 庾信 《伤心赋》:“膝下龙摧,掌中珠碎。芝在室而先枯,兰生庭而早刈。” 唐 胡曾 《咏史诗·江夏》:“ 黄祖 才非长者儔, 禰衡 珠碎此江头。”(2).喻声音清脆。 元 张宪 《二月八日游皇城西华门》诗:“铜鐃四扇绕十指,玉声珠碎金琅璫。”...
转流的意思:转移流动。《诗·小雅·雨无正》“巧言如流” 毛 传:“巧言从俗,如水转流。” 潘漠华 《深夜抄诗寄妹妹》:“笔尖在纸上狂走,心意也跟着转流。”...
壮观的意思:◎ 壮观 zhuàngguān[grand sight;magnificent sight] 雄奇伟观的事物或风景颇为壮观...
自省的意思:◎ 自省 zìxǐng[self-examine critically] 自我反省好好自省一番...
子城的意思:◎ 子城 zǐchéng[a small city within a larger one] 指月城、翁城等这类附着于大城的小城...
坐客的意思:◎ 坐客 zuòkè[spectator;audience;viewer] 看客,观众坐客乃西顾而叹。——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左右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补天手的意思:挽回世运的能人。 宋 陈师道 《奉陪内翰二友醴泉避暑》诗:“请公慎用补天手,入佐后皇和五石。” 宋 杨万里 《送林谦之司业为桂路提刑》诗:“先生补天手,万象焉能春。”《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先生尔时乘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 荆州 后取 川 ,大展经纶补天手。”参见“ 补天 ”。...
襄王梦的意思:传说 楚王 游 高唐 ,梦见 巫山 神女“愿荐枕席”,“王因幸之”。神女化云化雨于 阳台 。见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序、《神女赋》序。后遂以“襄王梦”为男女欢合之典。 唐 胡曾 《咏史·阳台》:“何人更有 襄王 梦,寂寂 巫山 十二重。”《南宫词纪·桂枝香·秋怀》:“顿使我愁人不寐, 襄王 梦雨散云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前缘不断, 巫峡 恨浓,连牀且话 襄王 梦。”按,游 高唐 ,梦神女者,当为 楚怀王 ,非 襄王 。自古以来, 襄王 枉受其名。参阅 宋 沉括 《梦溪补笔...
羊肠坂的意思:古坂道名。萦曲如羊肠,故称。有两处:一在今 山西省 壶关县 东南;一在今 山西省 晋城市 南。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北上 太行山 ,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 詰屈,车轮为之摧。”亦作“ 羊肠阪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伊闕 在其南, 羊肠 在其北” 裴駰 集解引 晋 皇甫谧 曰:“ 壶关 有 羊肠阪 ,在 太原 晋阳 西北九十里。”《史记·魏世家》“断 羊肠 ,拔 閼与 ” 唐 张守节 正义:“ 羊肠阪 道在 太行山 上,南口 怀州 ,北口 潞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