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初夏
宋 · 周弼
花飞春减绿阴成,不住风光绕禁城。
山寺晚晴蝉欲噪,柳林犹啭数声莺。
山寺晚晴蝉欲噪,柳林犹啭数声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花飞:花瓣飘落。春减:春意减弱。
绿阴:绿色树荫。
成:形成。
不住:不停。
风光:景色。
绕:环绕。
禁城:皇宫。
山寺:山上的寺庙。
晚晴:傍晚时分的晴天。
蝉欲噪:蝉鸣即将响起。
柳林:柳树林。
犹:仍然。
啭:鸟鸣声。
数声莺:几声莺啼。
翻译
花瓣飘落春意减,绿荫稀疏围绕皇城。傍晚山寺蝉声欲起,柳树林中莺鸟还在婉转啼鸣。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春天和初夏的景色,但风格各异。
第一首诗《花飞春减绿阴成》通过细腻的观察,描述了春天逐渐逝去的情景。"花飞春减"形象地展现了花朵凋零,春意消退,"绿阴成"则暗示了树木的新叶渐多,形成了浓密的树荫。诗人笔下的风光在"绕禁城"中流转,透露出一种皇家园林的宁静与繁华。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山寺晚晴蝉欲噪"描绘了傍晚时分寺庙中的蝉鸣,以及"柳林犹啭数声莺",以莺鸟的鸣叫反衬出蝉声,动静结合,富有生机。
第二首诗《西湖初夏》是宋代周弼的作品,西湖是其典型的背景。诗中没有直接描绘花飞春减,而是聚焦于西湖初夏的景象。"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出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可能暗示了西湖荷花盛开的场景,而"红榴光映水底明"则描绘了石榴花在阳光下照耀湖面的鲜艳色彩。整首诗给人以清新、明媚的感觉,展现了西湖夏日的恬静之美。
两首诗都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但周弼的《西湖初夏》更侧重于对西湖特定景致的描绘,而第一首则更为广泛地反映了春天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