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卿以诗见别依韵
要知太上乃忘情,山上婴儿是雷电。
情钟我辈才力中,路傍野草年年丰。
原头火烧去不尽,天外春意来无穷。
西方真人言可恃,爱断有情如爱子。
暮年收足欲依僧,一钵一瓶聊止止。
西台仙客传风流,细说闲情宽我愁。
此身已分松窗下,衲被无人自?头。
拼音版原文
翻译
三人感叹这朱弦琴音,此曲应广泛流传广陵散。要想了解最上乘的境界,莫过于忘却情感,如山上的婴儿面对雷电无动于衷。
情感倾注在我们这些才子身上,路边野草年复一年繁茂。
田野大火烧不尽,天边春意却绵延不绝。
西方真人的言语值得信赖,对待有情者如同爱护孩子。
晚年只想依靠僧人,一钵一瓶足以安身。
西台仙客传承风雅,细述闲情舒缓我的忧愁。
我已注定在松窗下度过余生,禅僧的衲被无人共盖,独自承受寂寥。
注释
朱弦:古代的一种琴,以朱漆装饰琴弦。太上:道家指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婴儿:比喻未受世俗情感影响的人。
路傍:路边。
原头:田野的尽头。
真人:道教对修行有成者的尊称。
一钵一瓶:象征简朴生活。
松窗:指隐士或僧人的居所。
衲被:僧侣穿的布衣制成的被子。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的作品,通过对音乐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情感和超脱世俗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朱弦之琴三人叹,此曲宜传广陵散”展现了诗人对古琴艺术的赞赏与推崇,认为这首名为《广陵散》的乐曲值得被人们传颂。
“要知太上乃忘情,山上婴儿是雷电”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通过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来忘却尘世间的情感纠葛。这里的“山上婴儿”象征着纯洁无暇,与自然界的力量——“雷电”相呼应,显示出诗人对于生命本源和宇宙秩序的深刻洞察。
在下一句,“情钟我辈才力中”,诗人强调了情感与才能之间的紧密联系,表明个人的情感与其能力息息相关。而“路傍野草年年丰”则描绘了一种自然界繁盛不衰的情景,以此比喻诗人内心对于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原头火烧去不尽,天外春意来无穷。西方真人言可恃,爱断有情如爱子”,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诗人用“原头火”象征着无法熄灭的热情和创造力,而“天外春意”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永恒不变的情感体验。通过引述西方真人的言论,诗人强调了对爱与情感的珍视,以及对于生命之爱如同父母之爱一样深刻。
在最后几句,“暮年收足欲依僧,一钵一瓶聊止止。西台仙客传风流,细说闲情宽我愁。此身已分松窗下,衲被无人自?头”,诗人表达了对晚年的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教修行的一种憧憬。在这里,“收足欲依僧”显示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同时,通过提及“西台仙客”,诗人又一次强调了对艺术传承与情感交流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对于生命、自然、情感以及超脱世俗的深刻思考和美妙表达。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宇宙与人生意义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