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鼎湖山行赏析

鼎湖山行

当代 · 卢青山
已无可赏景,唯存赏景人。
如蚁拥巢穴,如鱼生介鳞。
山水自清淑,人气浊无伦。
披昌向丘壑,蝗过谁能存。
伐木唯一斧,种木嗟公孙。
孰谓莸之毒,十年不败薰。

词语解释

巢穴的意思:[释义](名)鸟兽藏身的地方。也比喻敌人盘踞的地方。 [构成]并列式:巢+穴 [例句]动物们在为自己建筑巢穴。(作宾语)...

伐木的意思:◎ 伐木 fámù[woodcutting;lumbering] 采伐林木...

公孙的意思:(1).诸侯之孙。《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汉书·惠帝纪》:“内外公孙。”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公孙,宗室侯王之孙也。”(2).对贵族官僚子孙的尊称。《儒林外史》第十回:“ 蘧公孙 呈上乃祖的书札并带了来的礼物。”(3).复姓。 战国 魏 有 公孙痤 。见《史记·秦本纪》。...

介鳞的意思:(1).甲虫与鳞虫。《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介虫介而后生,鳞虫鳞而后生,介鳞之虫,阴气之所生也。”《淮南子·兵略训》:“下至介鳞,上及毛羽。” 唐 无名氏 《李林甫外传》:“兹介鳞之属,其间苦事亦不少。”(2).古代传说中的鱼类祖先。《淮南子·墬形训》:“介鳞生蛟龙,蛟龙生鯤鯁,鯤鯁生建邪,建邪生庶鱼;凡鳞者生於庶鱼。”(3).比喻远夷。含贬义。《后汉书·杨终传》:“故 孝元 弃 珠崖 之郡, 光武 絶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李贤 注:“介鳞喻远夷,言其人与鱼鳖无异也。” 宋 苏轼 《伏波将...

披昌的意思:见“ 披猖 ”。...

丘壑的意思:(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

人气的意思:(1).指人的意气、气质、感情等。《庄子·人间世》:“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 曹础基 注:“人气,他人的感情。”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天气上,地气下,人气在其间。”《西游记》第四一回:“你这呆子,全无人气,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 老孙 丢下。” 鲁迅 《华盖集续编·空谈》:“这样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豫想不到的。”(2).人体的气味或人的气息。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序》:“駢肩杂遝,腥臊污垢,时则为人气。”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人...

山水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名)山和水;泛指有山有水的风景。桂林山水甲天下。(作主语) (3) (名)指以风景为题材的中国画。 [构成]并列式:山+水...

生介的意思:比目鱼的别名。 唐 段公路 《北户录·乳穴鱼》:“比目鱼一名鰜,亦曰生介。”...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唯一的意思:◎ 唯一 wéiyī[single;only;sole] 只有一个他的唯一的一篇演说...

无伦的意思:无与匹比。 汉 扬雄 《法言·五百》:“贵无敌,富无伦。” 李轨 注:“伦,匹。” 宋 欧阳修 《答许发运见寄》诗:“琼花芍药两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生受盏神驰,嗅其茶,芳烈无伦。” 邹韬奋 《看看宇宙何等的伟大》:“还有若干与此相类的宇宙,或者与我们所处的‘宇宙’遥隔一广漠无伦的空间,亦不可知。”...

无可的意思:(1).犹言无可无不可。《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2).不能,无法。《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淮牛渚津 水极深,无可算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恍惚杳冥,茫无实据,虽 阎罗 包老 亦无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决了罪状, 冯云卿 到此时觉得无可躲闪了。”(3).犹言没有可以。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他为官的政绩,只能说是平平...

蚁拥的意思:形容人多势众。《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众蚁拥入县廨,纵狱囚。”...

鱼生的意思:食品名。生鱼脍。鲜活鱼切成薄片,洗净血腥,加蒜、姜、醋等佐料而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鱼鲙》:“鱼生,刽切而成,故谓之鱠。凡诸鱼之鲜活者,薄切,洗尽血腥,沃以蒜、齏、薑、醋五味食之。” 郭沫若 《今昔集·日本民族发展概观》:“又例如 日本 人吃的生鱼谓片,所谓‘洒西米’(Sashimi‘刺身’),其实就是 潮州 一带所吃的鱼生。”...

猜你喜欢